最高法:外卖员和平台有无劳动关系 ,核心看是否存在支配性劳动管理

发布日期: 2024-12-23
来源网站:www.sohu.com
作者:红星新闻
主题分类:劳动者处境, 劳动法律案件
内容类型:普通新闻报道, 分析或评论
关键词:外卖骑手, 劳动关系, 就业形态, 劳动者合法权益, 劳动争议, 平台, 最高人民法院, 本质, 支配, 管理
涉及行业:服务业, 外卖
涉及职业:蓝领受雇者
地点:

相关议题:就业, 灵活就业/零工经济/平台劳动

  • 最高人民法院强调,在新就业形态下,判断企业与劳动者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的核心在于是否存在支配性劳动管理。
  • 面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庞大的现状,法院通过发布指导性案例,旨在统一裁判标准,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 实践中,平台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判断存在争议,有企业通过外包或诱导注册“个体工商户”等方式规避建立劳动关系。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聚焦于外卖骑手、网络主播、代驾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劳动关系认定。
  • 通过案例指导,旨在促进平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预防和妥善化解新就业形态劳动关系领域的矛盾纠纷。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强化欠薪治理 保障劳动权益”总体情况,以及涉欠薪纠纷典型案例和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专题指导性案例。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周加海表示,在新就业形态下,尽管平台企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较大变化,具有很多新的特点,但判断企业与劳动者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仍然必须扭住劳动关系的本质、核心特征,即是否存在支配性劳动管理;特别是,判断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必须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能只注重形式和外观。

▲最高人民法院举行“强化欠薪治理 保障劳动权益”新闻发布会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周加海介绍,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目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8400万人。近五年(2020-2024年),全国法院共受理新就业形态民事纠纷案件约42万件。调研发现,实践中对于如何准确判断平台企业与劳动者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较难把握、争议较大。

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5年《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传统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但在新就业形态领域,劳动用工模式在管理方式、工作时间、报酬支付等方面呈现灵活性、多元性、技术性等新特点,造成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所涉情形复杂多样,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判断困难。特别是,实践中还存在有的企业规避建立劳动关系的现象。例如,有的平台企业将业务、劳务“连环外包”,有的企业通过诱导劳动者注册为“个体工商户”并订立合作、承揽协议等方式,规避劳动法律法规和用人单位责任,进一步加剧了准确判断的难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裁判标准的统一。

周加海表示,为有效解决司法实践问题,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依法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平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最高人民法院经认真研究,组织选编了这一批专题指导性案例。本批案例涉及外卖骑手、网络主播、代驾司机等职业群体,聚焦企业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认定,对司法实践中的突出问题作出了回应。

据悉,目前,我国外卖骑手的数量已超过1000万。大家普遍关注的是,如果“外卖小哥”与平台企业签订的是承揽、合作协议,或者,平台企业要求“外卖小哥”先注册为“个体工商户”,再与他们签订承揽、合作协议的,是否就不能认定存在劳动关系?对此,周加海表示,最高法经研究认为,在新就业形态下,尽管平台企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较大变化,具有很多新的特点,但判断企业与劳动者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仍然必须扭住劳动关系的本质、核心特征,即是否存在支配性劳动管理;特别是,判断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必须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能只注重形式和外观。

周加海介绍,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本批4件指导性案例,一方面旨在通过案例指导方式统一法律适用标准,确保新就业形态案件裁判尺度统一,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做实定分止争,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另一方面,也旨在规范、引领平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促进新就业形态劳动关系领域矛盾纠纷的源头预防、妥善化解。

红星新闻记者 祁彪 刘亚洲

责任编辑:

编辑 删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