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一医院全体医护下班后都要跑操,别把锻炼异化成变相加班

发布日期: 2025-10-31
来源网站:news.qq.com
作者:极目新闻
主题分类:劳动者权益事件
内容类型:普通新闻报道
关键词:医护人员, 加班, 跑步, 医院, 跑操, 变相
涉及行业:医疗卫生, 服务业
涉及职业:政府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者
地点: 河北省

相关议题:工人运动/行动, 工作时间

  • 医院要求医护人员在下班后集体跑步,占用了员工的休息时间。
  • 跑步活动需点名查人数,不能参加需开假条,带有考勤性质。
  • 医护人员本身工作强度大,三班倒,下班后被要求参加集体锻炼,相当于延长了工作时间。
  • 统一要求所有员工参与跑步,忽视了不同岗位和个人身体状况的差异。
  • 强制性锻炼可能导致医护人员休息不足,影响其工作状态和健康。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近日,有网友发视频称,河北石家庄一家医院组织员工跑操。“第一次见到医院还需要大夫跑操的……也怪不容易的……五圈呢!”

视频发布者转发了该院医护人员的回复称,每周一至周五下午五点半跑五圈,大概两公里,除病房值班的和手术室里正在进行手术的医生护士外,行政后勤及医护人员都要跑步,跑前查人数点名,跑不了的开假条。

10月31日上午,该院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跑步都是在下午下班之后,在院区里跑,具体人数和跑步公里数不清楚。另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跑步是为了把医护人员的身体锻炼得更好,值班的医护人员留下,其余的能跑的都可以参加,还鼓励病人也参加,当然也会保证患者的安全。(据10月31日极目新闻)

强身健体,相信初衷也是好的。医护人员工作繁忙压力大,医院希望医护人员多多锻炼,拥有一个好身体,才能更好地发光发热,救死扶伤。

但是,从各方表述来看,跑步活动都安排在下班以后,等于是占用了员工的休息时间。尽管院方强调“值班人员除外”,但查人数点名、不跑要开假条等管理手段,实际上构成了变相的考勤约束,难免不让员工“诟病”。

医护人员本就需要三班倒,很多人都是忙碌了一整天,下了班好不容易可以放松休息、陪伴家人,却要参加集体跑步,这不就是变相延长了在岗时间吗?如果医院只是组织跑步活动,倡导员工自愿参与,那无可厚非;但若带有强制性,这不就等于变相加班吗?

真正的健康管理应科学、全面且个性化,尊重每个人的生理节律与状态。不同年龄段、不同岗位的人,身体状况各不相同,能承受的锻炼强度也不相同,这种”一刀切“的集体锻炼模式,忽视了员工的个体差异,未必就一定会带来健康。

对于工作强度大、经常值夜班的医护人员而言,保证充足且高质量的休息时间,其重要性甚至不亚于规律运动。强制性开展集体跑步,尤其是让工作了一天的人,在身体疲劳状态下进行锻炼,可能不仅难以达到强身效果,反而会增加受伤风险。若因非要参与集体跑操,导致医护人员休息不足,反而可能影响工作状态,与”更好地照顾病人”的初衷背道而驰。

院方称跑步是“医院文化”,但一个单位要形成某种“文化”,关键在于全体人员自愿的认可和参与,而不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推行。当医护人员将跑操作为“必修课”,当工余锻炼异化成“无奈加班”,本应给生活带来积极影响的体育锻炼,可能会成为医护人员难以承受的负担。

健康中国的建设离不开对医务人员身心健康的保障,但保障的方式更应体现专业性与人性化。医院如果真的关怀员工健康,应该尊重他们的个人时间和自主选择权,合理安排医护人员的工作负荷、保障其休息权益,提供多样化的体育锻炼方式,让员工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而非用统一标准”绑架”所有人的下班时间。

只有当体育锻炼成为医护人员乐于参与的愉快体验,而非必须完成的任务时,才能真正实现锻炼身体、舒缓压力的良好效果,也才能达到更好地服务患者,传递生命温度的美好目标。

(来源:极目新闻)

编辑 删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