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Tony为什么这么少?剖腹产前一天还在剪发、遭男顾客性骚扰
来源网站:baijiahao.baidu.com
作者:每日人物社
主题分类:劳动者处境
内容类型:深度报道或非虚构写作
关键词:理发师, 客人, 女性, 发型师, 店里
涉及行业:服务业
涉及职业:蓝领受雇者
地点: 无
相关议题:性骚扰, 压迫行为
- 女性理发师在行业中稀少,很多店铺对女性理发师有排斥。女性理发师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在这个行业中坚持下来。
- 女性理发师需要面对诸多困难,如行业阶级、客人刻板印象、家庭支持等。女性互助很重要,女性理发师需要互相支持和鼓励。
- 女性理发师在行业中也有优势,更了解女性客户的需求和审美。女性理发师可以通过满足客户需求建立客户信任,从而获得更多客户。
- 女性理发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技术,但学习成本较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和财力。
- 理发店为客人提供了一个特殊的空间,客人和理发师之间会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在这个空间里,客人会向理发师倾诉自己的生活,建立起一种特殊的朋友关系。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理发师大多是男性,我们似乎很少看到女性理发师,连称呼这个职业,都会直接叫“Tony”——一个男性的名字,女性理发师自然就是“女Tony”,就像“阿姨”和“男阿姨”一样。
为什么这个行业里女性如此稀少?女性理发师跟男性理发师有什么不同?为了在这一行里坚持下来,女性需要付出什么?我们跟几位女理发师聊了聊。
那时我才14岁,实在不擅长读书,就想离开学校,出去找工作。我跟我爸讲了这个想法,他给了我一记耳光后,介绍我去一家理发店做学徒。理发店除了前台,全是男性,没人觉得女生可以做发型师,他们把我当作一个专门的洗头小妹,不让我学剪头发和烫染技术。碍于我爸爸介绍的人情,我待了三个月才离开。
之后很幸运,遇到了我的师父。在她店里工作的时候,她常常主动喊我,让我先放下手里的杂活儿,过去看她怎么给客人剪头发,甚至把剪刀递给我,让我试一下。我那时脾气很暴躁,客人多了就不耐烦,她跟我讲,这些情绪不能表现在客人面前。
她也经常鼓励我,夸奖我。第一次给我爸剪头发,我爸说:“你这手法不行吧,跟你师父比天差地别,你根本就不是一个剪头发的料。”但我师父在旁边打断了他,说“她都剪得很好了”。
这些都是我在从前的家庭感受不到的。爸妈在我5岁那年离异,之后我一直被寄养在我妈的亲戚家。9岁时,我爸接我到身边生活,但他和我妈都各自组建了家庭,跟我有血缘关系、没有血缘关系的弟弟妹妹加起来有4个,他们顾不上管我。我爸就跟我讲,家里没有钱,什么都得靠你自己——这也是我辍学去找工作的原因。
很多理发店都有明显的阶级,从低到高是:洗头小妹、助理(也有叫技师的)、烫染师、发型师,大多数发型师是先学烫染,再学剪发,我是反过来,先学剪发,再学烫染。因为我是女孩子,烫染师总给我脸色看,还会骂我做不好,觉得我学得太慢了。
一般入职新店是不用试工的,剪一个头发让老板看看行不行就可以,但有一次我去面试,老板试了我一个星期,他可能觉得我是个女孩子,年纪又这么小,没办法相信我。
客人也很难相信一个女理发师,他们最常见到的都是男性,有人走进店里,坐下,看到我拿着各类工具走过来,会在打量我之后用一种很诧异的语气问我:“是你给我剪啊?”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怎么是你?确定是你吗?不是旁边那位男理发师吗?还有一些客人有刻板印象,觉得男理发师的审美更好。
除了行业对女性的排斥,女性在这个漫长的成长道路上也面临很多的诱惑。比如有人会觉得做服务员,一开始就有两三千的收入,比理发师一个月300块要好很多;有人会跟店里的发型师谈恋爱,很早就结婚生小孩,进入家庭就很难继续学习了。
后来我决定离开师父的店、去学新东西的时候,师父没有生气,她希望我好,跟我说让我照顾好自己。有一次,我想跳槽到一家更好更有名的店,但有点害怕自己能力不足,就去问她怎么办。师父说,你为什么不可以?你肯定可以。她让我有了勇气。直到现在,我还跟师父经常联系,逢年过节去看望她。
因为师父的培养,我知道女性互助很重要,所以我后来自己开店,也收了女徒弟,两家店教出来的两个女孩,是主力员工,其他发型师也都是女性。我对她们要求很严格,我会的东西她们也要会。我不太害怕“教会徒弟,饿死师父”,一方面我自己持续学习,持续进步,我有信心自己比她们会得更多、技术更好,另一方面我们也签了三年的合同,三年之后她们可以离开这里。
其实我觉得女性理发师在行业里更有优势,我们更知道女性客户想要什么样的造型,像我的店里,几乎全都是女客人来。我的客户第一次来找我的时候,我不会跟客户闲聊,只会问她想要的发型,努力满足她的需求。头发剪好了,客户对我产生了信任,来了第二次、第三次,内心把我当成朋友之后,我们才会放松地聊一些生活上的事情。我也不太会逼迫客人发朋友圈,我相信真心认可我的人会主动把我介绍给自己的朋友。
很多男性理发师都要起一个英文名,比如Tony、Allen、Kevin,我不太理解,但是尊重。我的客人都直接叫我的名字、“老板”“姐姐”,或者我名字的缩写“JT”。为什么不起个英文名?我不知道,“焦婷”就是我的名字,这是我的名字。
男性理发师的家庭普遍很支持他们,愿意出钱让他们学习,女性得到的支持就要少得多。我相对幸运一些,我的父母很支持我,但家庭条件有限,学习的那段时间,我更多还是靠自己,有两年时间信用卡一直有负债,升职之后才一点点还完。
最初我是拿着每个月300块钱的收入,干各种各样的杂活,干了大概两年才能学着给烫染师打下手,但大家都很照顾我,会教我各种技术,我自己也很用功,练习卷杠子能从下班练到夜里12点。
真正难的是从烫染师升职到发型师,基础的技术我都学会了,但不是特别扎实,我得不断花钱去学习各类课程。当时我每个月收入大概3000元,去外地上一次培训课,算上路费、住宿、课程费用,至少8000元。课程还良莠不齐,有的很有用,有的其实就是向你推销产品。除了负债学习,我想不到其他办法。
但我很喜欢理发师这个职业,帮别人变美让我很有成就感,而且理发师做久了,客人跟我的关系会发生很奇妙的变化。有时候客人来店里,我们更像好久没见的朋友,她们会跟我说她最近的情况、好玩的事情,找了男朋友、失恋了、婆婆对她不好、孩子考上很好的学校……我同事说,店里如果有那种嘻嘻哈哈的声音,那一定是我跟客人在那儿聊得激情澎湃。
很微妙的是,我跟客人的朋友关系,仅限于理发店这个空间,那些话她们可能不会跟同事说,不会跟朋友说,但会跟我说,说完还叮嘱我,千万不要跟她们的同事讲,因为她们的同事也是我的客人。
有时候我会想,理发店的存在是很必要的,我们在这个地方无话不谈,特别亲密,但走出这个空间,我继续我的工作,她继续她的生活,我们互不打扰,这是我们双方都会遵循的一种规则。
在这个规则里,我们反倒可能有日常没有的交流。比如两年前,有一个客人来找我剪了一次短发,之后因为工作的原因,她被调到了北京。前两天,她从北京回来,又找我剪头发,还告诉我,在北京工作的两年,她没有动自己一根头发,没有踏进理发店一次,希望留着给我剪,听到她这么说,我快感动死了。
前些天,有一个女孩子突然告诉我,自己确诊了双相情感障碍,她的父母离婚,爸爸家暴过她,因为抑郁,她曾经跳楼自杀,幸好楼层不高,只是把腿摔骨折了。她吃了很多有激素的药,开始发胖,一直跟我说,觉得自己没办法好好生活。听她讲这些,我特别想抱抱她,一直在安慰她,未来会好起来的。她走了之后我想,她因为信任我才对我说这些,她能够倾诉出来,应该还没有彻底的绝望。
在跟客人的关系上,女理发师跟男理发师可能很不一样。我们这一行工作时间比较长,晚上别人都回家睡觉了,我们还在工作,下班到家已经11点了,没时间谈恋爱,现在的男朋友是同行。我跟男朋友白天工作,晚上回家探讨技术。我常常提到我今天来的客人是怎么样的,我们聊了什么,他就只聊一些技术问题,今天做了什么样的头发,染发的时候怎么调配比例会更好。
我希望有更多的女孩进入这个行业。我从农村走出来,有10年的行业经验,现在每个月的收入在2万左右。这是一个可以一直做下去的行业,虽然结婚生孩子可能会影响工作,但只要坚持下来,肯定会有回报。我男朋友的妈妈在一个镇上开理发店,做理发师三十多年,是当地最厉害的理发师。她是我的榜样。
在中国台湾,理发师是一个很常见的职业,我自己的阿姨就是做头发的,我小时候会去她那边帮忙做一点杂事,慢慢接触之后,对这个行业很感兴趣,就读了美发学校,毕业之后进入行业。
来大陆工作,是因为我的老板想来大陆发展,2019年,他带了7个发型师过来开店,因为疫情影响,加上我们都不太熟悉这边的市场,做得不太好,他和其他人回去了,我选择继续留在这边。因为我来之前考虑了很多,也舍弃了台湾的客人,直接回去我会有点不甘心。
在大陆工作,我会发现这个行业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我刚过来的时候,去做市场调查,看开店的环境和店铺的分布,去了好几家,很少很少遇到女孩子,基本就是没有。我心里想,哦,原来这边女设计师不是一个常态——台湾的女设计师是很多的,我曾经工作的那家店,有大约200个员工,男生跟女生的比例是3:7,女生数量反而更多。
两边的培养体系也不太一样。台湾有专门的美发学校,毕业之后可以拿到一个文凭,相当于大陆的高中学历,大学也有美发专业,也可以拿到相应的学历文凭。在学校里,我们可以学到基础的理论,还可以参加比赛,毕业后店里也会有考试,只有通过考试,才可以晋升,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学习。一个初学者,大概用3-4年可以晋升发型师,不需要换地方。我是非常努力的类型,只用了1年就从助理升到发型师。
大陆也有学习美发的职业学校,但不知道为什么,我认识的很多设计师只有小学、初中学历。这边的店里也不太有明确的晋升机制,一个人刚进这个行业,可能不知道自己到底要洗多久头才可以晋升,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所以时间会被拉长。大家要先在一家店做很久的助理,学习基础理论技术,然后自己花钱出去学习,再通过多次跳槽升职发型师,整个过程可能需要6-8年。
我觉得,大陆女设计师少,跟这个培养体系有关系,如果不是特别特别喜欢,不会选择这个行业,她要努力很久,但不一定有好结果。她需要家庭的支撑,父母的支持,没有这些也很难坚持下来。这个体系对结婚、生小孩的女性也不太友善,晚上11点回家,另一半可能不太接受。我现在工作的店里,以前也有女生助理,差不多干到一半就放弃了。但男生基本都能做下来,到了时间也可以结婚生小孩,他们觉得加班很正常,觉得这是在努力赚钱养家。
不过,在台湾,女性设计师生小孩的时候,职业生涯也会受到影响,主要是客人的流失,在你生孩子、休养的这段时间,客人是不会等的,掉的量会很多。我在台湾工作的那家店,年纪最大的女设计师32岁,没有结婚,也没有生小孩,她们在事业和个人生活之间做了取舍。
女设计师这个身份,也给我带来过一些小小的困扰。比如我在店里的时候,总有人用好奇的眼神瞄我一下,或者问他们的设计师,那个女孩是谁啊?有人知道我是台湾人,更好奇了,像查户口一样问我,几岁了?有没有男朋友?有没有结婚?还有很多男性客人,我给他剪完头发,他要加我微信,加上之后会给我发跟工作无关的消息,大晚上问我在干嘛,要不要出来喝一杯。这些我都一律拒绝。
很久之前,我遇到过一次性骚扰,不是很严重,一位男性在我给他剪头发的时候,总是看似不经意地碰我的手。我性格很直接,强行把他的手塞进围布里,我说我要剪头发,你把手收好。现在整体的环境好很多,后来我没有再遇到这样的情况了。
我现在只给女性剪头发,因为我比较擅长剪女发,想在这个领域做得更专业一些。我希望有更多女性设计师进入行业,这样的话,大家就觉得女设计师是个常态,而且大陆的美发市场很大,比台湾大很多,没有天花板,在杭州,有一些男设计师可以把业绩做到每个月十万甚至几十万,我还在继续努力。
初中毕业后,我妈给我选了三个行业:做鞋子、做衣服,还有一个就是美发。我说那我肯定要选美发,当时觉得美发可以每天穿得很漂亮,没想到,一做就是二十几年。
我在温州开过几年理发店,当时店开在镇上,接触到的大多都是农村的妇女,闲的时候就聊八卦,我还是向往大平台和新的技术,每年都会自费出去培训学习,后来听说厦门的连锁品牌在招发型师,我索性就把店关了过来应聘。
女发型师少,已婚已育的就更少了。当初带我入行的表姐因为生孩子关店了,我学到一半只能换个师父接着学,后来表姐接连生了两三个孩子,我姐夫养着她了,当时可能她的技术还可以,但是这么多年过去,她的技术和审美没有再更新,人也彻底和社会脱轨了。在高端点的美发造型里,女人要么就做到最优秀,要么就只能离开。
我从来没想过做家庭主妇,我只有美发这一门手艺,我要靠自己的努力养大我的孩子。而且每天和客人接触我是很开心的,各行各业的人都有,跟他们沟通的时候,我也可以学到很多很多东西。但做上了家庭主妇,就是一直在走下坡路,老公再会赚钱,那也是伸手要来的,不是自己赚的。自己挣钱就不一样了,我要花五万多买个卡地亚,我老公也不会多说一句。
我们这行挣的都是辛苦钱,但是也算多劳多得,我2008年来厦门,2010年就在厦门买了第一套房,业绩最高的一个月能有几十万,那真是从早忙到晚。我应该算比较拼的吧,生小儿子的时候,第二天剖腹产,当天我还约了一堆客人给他们剪发,孩子满月后我就又出来工作了。
但即使是这样,我生孩子还是流失了很多客人。闽南这边有点迷信,有的客人比较忌讳让女人,尤其是一个孕妇碰自己的头,那这单就只能交给别人。我们公司比较优待女员工,哺乳期的时候,我家住在门店楼上,没客人的时候我可以在家带孩子,有客人找我,同事再打电话叫我下去。
生完孩子没多久,我又换了一家门店,跨了一个区,很多老顾客都没有跟过来,等于要从头开始积累客户。我们这一行很依赖业绩,我又是店长,一个店里店租、水电、工资、员工宿舍这些加起来一个月最少也要十几万,以前我在温州一年房租才5000块,现在厦门一个月房租就要两万多,压力还是蛮大的。
而且美发这行确实工作时间长,大儿子,我照顾不过来,只能放在老家上学,小儿子每天晚上都会给我打五六个电话,一直说:“妈妈你几点回来?妈妈我想你了。”每次想到都觉得挺亏欠他们的。
我很幸运,我老公和我公婆都很支持我,我老公在厦门做点小生意时间比较自由,家里的大小事一般都是他管,孩子生病需要照顾、带孩子洗澡这些都是我老公来,我婆婆也承担了很多家务。
在我刚入行那个年代,大家可能还会觉得“你不就是个剃头的”,有点瞧不起人,现在已经好多了,我用我的手艺,凭自己的努力,给家人创造优质的生活,最近我打算去贫困地区做公益剪发,其实这也算一种职业价值吧。
我大概是我们这行里数不多大学本科毕业的。我是河南人,大四的时候需要一份实习证明,当时我就想着找一份轻松点的实习,就投了美发品牌的行政岗。
做了一年前台后,我升到了行政经理,平常也会跟着设计师到处去上课,所以客人需要建议的时候,我也能给出比较专业的发型定制方案。和客人沟通多了,我就在想,如果是我自己把这个作品呈现出来,那肯定会更棒。
学习剪发之后,我开始理解这一行女生少的原因,前期投入真的挺大的,我上的美发学校,一个月学费加上住宿、吃饭一共花了一万多元,成为技师之后学习剪发,要买假人头、剪刀、梳子这些工具,也是很大的开销。
美发师的剪发梳,一把要一百多。我们最少需要准备一把小的、一把大的和一把男士梳,简单的三把梳子就要四五百块钱。一把剪刀,最便宜的也要个五六百元,还有学习过程中不计其数的假人头,一个两三百元的假人头,只能从长到短剪两三款发型,学习一年至少要用掉二三十个,这就又是几千元了。每年外出学习的学费、场地费、交通住宿,也要花钱。
我算是学得比较快的吧,同事们都说我上升速度快。我高中时是美术生,虽然后来没有参加艺考,但对美的热爱和感知一直都在。我到现在还偶尔会画画,所以对设计、色彩等方面都比较敏感。
刚学完出来,不能独立剪发,只有过来指定找我剪头发,我才可以去给顾客剪头发。我就从做吹风造型开始,没有顾客时我都会拿假人头练习,或者和同事互相拿对方当模特,我的收入也从之前做行政经理时的8000-10000元,下降到现在每个月5000-7000千元。
但作为一个学过美术的女生,我也是有独属于我的优势:我很懂女生喜欢什么。给客人拍照之前,我都会问顾客喜欢哪边脸,用她最喜欢的角度来拍,如果是没化妆的客户,我也会给她们化上全妆,因为我想要的,不只是这个发型,而是人和发型搭配的感觉。
我的客户评价里有一条:“谁说美女不能做一个好发型师?”因为从事的工作和美有关,我也会经常折腾自己的头发,隔几天换一个发型,化妆和穿搭也都有研究,把自己打扮漂亮了,客户来了也会更信任我。大多数来找我的都是女孩子,我会依据她们的风格,去设计适合个人的色彩和造型,最大化体现她们的美,而不是千篇一律的“网里网气”。
很多人好奇我大学毕业为什么要去做发型师,但我父母很支持我。在我做前台经理时,很多设计师的行为很大男子主义,我也会蛮受委屈的,我爸妈就会和我说:“你可以随时回来,你永远是我们的小公主。”听到他们的支持,我反而更能坚持下去了,也很相信自己可以做好。
我有自己的目标,希望三个月之后收入要在一万以上,积累更多客人,然后一直递增。因为做得好的设计师,收入可以说是没有上限的,我现在的状态就是属于是上升期,而且上升空间特别大。我对自己很有信心,不会因为自己短期的收入少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