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在北京的俄罗斯小伙

发布日期: 2022-09-02
来源网站:mp.weixin.qq.com
作者:南都观察家
主题分类:
内容类型:
关键词:俄罗斯, 中国, 中文, 弟弟, 北京
涉及行业:
涉及职业:
地点: 北京市, 重庆市

相关议题:就业歧视, 就业, 失业, 海外中国工人, 青年失业, 人口移动/流动

  • 俄罗斯年轻人在家乡找不到工作,只能到大城市或国外寻找更多挣钱的机会。
  • 李恪在中国做兼职,为了攒钱供弟弟去德国留学,甚至睡在学校操场上省钱。
  • 他在工作中遭遇歧视,因为是外国人而被拒绝面试或出现薪资分歧。
  • 他的老板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认定他吃了“回扣”,将他从公司开除了。
  • 李恪的故事反映了劳工权益的问题,尤其是外籍劳工在中国就业的困境。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和李恪见面之前,我只听说了他的俄文名字是“瓦夏”,这是个俄国人的常用名,叫这个名字的人,在任何一家俄罗斯餐厅都能碰到一两个。介绍人向我透露,“这个俄罗斯小伙子中文讲得非常流利,”我的脑海中便闪现出几年前在网络视频上模仿各地方言的Mike隋。

喝了会儿咖啡,他问我知不知道“李恪”是个历史人物。我心虚地摇头,他突然有些得意,说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他文才武略样样精通,本来能做个好皇帝,却被长孙无忌构陷,惨遭杀害。

没想到一个外国人对中国历史竟然这么了解,这让我很惭愧,更觉得不自在。听着他滔滔不绝地讲解,目光却落在了别处——我有些懊恼,真不该请求同学帮忙找“语伴”,他的中文已经这样好了,哪还需要和我互助学习语言?

来中国之前,李恪很少离开他的家乡伊尔库茨克市。这座位于中西伯利亚高原南部的城市,仅有62万人口,每年的夏天和冬天,李恪都会和弟弟坐在爸爸从朋友那里买的二手“拉达”里,去几十公里外的贝加尔湖附近游玩、打猎。那里的空气弥漫着草叶的新鲜气味儿,湖水比酒吧里的“蓝色玛格丽特”要清澈得多。

去贝加尔湖几乎是李恪青少年时代唯一的消遣,直到大三申请来中国交换,他都没有去过家乡的酒吧。并不是所有的同龄人都像李恪那样,晚饭之后不去酒吧和迪厅找乐子,而是选择在图书馆过上几个小时。他只是很早就知道,自己在物质消费上必须要比别人小心翼翼很多。

高中暑假时,李恪去姑姑的超市打过两次工。超市规模很大,一共有18个收银台,24小时营业。李恪给我看过一张他的工作照,他穿着蓝黄色拼接的工装,坐在电动叉车上,叉车举起了几个装着大宗商品的货箱。李恪曾经想,以后大学毕业了也要在伊尔库茨克开一家同样规模的超市——那是他当时最大的梦想。

不过,开超市的想法在他考上大学后逐渐变淡了。李恪大学读的国际关系专业,大三获得了公费留学的机会,在重庆一所大学交换了一年,接着又申请到政府全额资助的留学项目,来北京读硕士。

在中国的这几年,李恪除了越来越能吃辣,对于留在中国发展这件事也越发坚定了信心——他曾经在重庆的肯德基做过一段时间的服务生,时薪18元,而他弟弟在伊尔库茨克的一家肯德基做小时工,时薪是90卢布(约合人民币10元左右)。

俄罗斯的经济让很多年轻人看不到希望,李恪父亲所在的木材厂被卖给了德国的企业,周围好几个邻居也都移民到了北欧的芬兰、丹麦,而他姑妈家更是早早规划,两个孩子中学时就被送到了美国。就像中国小城里留下了很多“空巢老人”,如今伊尔库茨克留下来的也都是中老年人,年轻人大多去了大城市或者国外,寻找更多挣钱的机会。

他告诉我,当时他刚到重庆不久,连解放碑都还没有去过,脑子里对中国人民的印象还停留在教科书里“勤劳”“智慧”这些字眼上。一天,负责他们交流项目的中国老师打电话问他,愿不愿意周末做两天兼职,有车来接送,住宿五星级酒店,给1000块钱,工作内容非常简单:全程不用说话,保持微笑就好。

他换上正装,坐上校门口来接他的轿车,去了附近的一个县城。车子开到一家工厂的门口,厂长和几个随从在那里迎接了李恪。李恪握着这个干瘦的男人钳子一般的手,忍不住用中文和他套近乎:“您好,先生!麻烦您等我,我真不好意思。”

在厂长的办公室入座后,李恪才明白,他此行的工作是给这家生产密闭材料的工厂当“托儿”。这家工厂之前与俄罗斯方面有合作,但近两年已经没有了往来。现在有国内的两家公司过来谈合作,为了显示工厂的“国际化定位”,老总特意派人找到了李恪来冒充“俄方代表”,见证签约仪式。

这是一次李恪从没有过的兼职体验。签约那天,他面对满脸堆笑的中国人,只需要点着头致意,还要装作什么都听不懂的样子,实在是难受。饭店吃饭时,厂长站起来举起杯子,提议“要为俄罗斯客人干杯”时,李恪差点没有脱口而出:“祝我们合作愉快!”幸亏他反应快,用一句俄语脏话掩饰了尴尬。周围一张张脸都对着他笑,他觉得哭笑不得。

去年春天,我在俄罗斯查询博士论文的资料,他在北京半工半读。为了给弟弟攒够去德国留学的钱,他加快了做兼职的步伐,接连给几个翻译公司做兼职译员,白天领着旅行团去南锣鼓巷看北京胡同,晚上还要回到家里翻译医疗器械的技术文本。

一次,他从海淀区去通州的一家出版社给一本书录制俄语音频。地铁上他找我聊天,给我发来了一句很陈旧的表达:“我快累得嗝屁了。”我看了,却笑不出来——他用了1个多月挣够了弟弟留学需要的1万多欧元,钱汇过去之后,他几乎大病了一场。

硕士即将毕业的时候,李恪找到了正式的工作,在东城区的一家国企,做外贸。我从俄罗斯回来,带了他们的鱼子酱和蜂蜜去找他,他正在宿舍里收拾衣物,准备月底搬到租住的房子里。

整理完东西,李恪说要给我看样东西。他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俄汉双解词典》,翻到某页,取出一张银行卡,神秘兮兮地对我说,里面有17万存款,是他这些年自己攒下的。

我不由得对他竖起了大拇指——在我的印象里,大部分俄罗斯人并没有储蓄的观念。李恪听了我的夸奖显得很激动,说自己要做一个够资格的“北漂”,接着又得意地扬了扬手里的银行卡。

可就在李恪自认为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一盆冷水猝不及防泼向了他:一次莫斯科旅游的项目刚结束,几个用户不满在俄罗斯期间遭遇的乱收费,举报了旅游公司。老板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认定带团的李恪吃了“回扣”,将他从公司开除了。

直到我再次见到李恪,他也没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他投递了新闻传媒、教育培训、投资理财好多个方向的企业,对方一见他是外国人,多半不会通知他面试,终于有两家公司决定要他,在谈薪资时又出现了分歧。

姑妈提议过让他回去帮忙打理超市,被他果断拒绝了——他暂时还不想回俄罗斯,那样时间长了中文也忘了,到时再想来中国找工作就缺少优势了。

我最近一次和李恪见面,是在他从一个电视剧的片场回家的“路上”。电视剧拍摄地点在顺义,他几经周转,考虑到夜里坐地铁回不到住处,打一次出租车又几乎要把挣的钱花光了,径直来到了我们学校,在操场上睡了一晚上。

我从没见过身边哪个同龄人为了省钱做出这样的举动。一大早我跑去见他,远远看见大太阳底下,他双手撑着身子坐在绿色的草地上,疲惫的眼神,落在几个练太极拳的老年人身上。

群众演员这个兼职是直播平台上一个粉丝介绍的。影视公司要拍摄一个商战题材的电视剧,李恪去饰演某个外国老板的助理,负责递文件、开车门,将近一天的时间,挣了两顿盒饭、400块钱的报酬。

我想找点什么话题,让他开心一点,便问他,直播的粉丝积攒多了,以后是不是有可能转到影视娱乐圈?他放下手里的筷子一脸淡然地笑了,仿佛我是个幼稚的小孩子:“想什么呢?北京是个大城市。”

不过,去地铁站的路上,李恪又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他告诉我,大不了就回老家干超市。魏公村的三环路上,车子又堵起了长龙,一个骑着单车的大姐夹在了车流中间,大概是无聊,她一条腿跨过来支在地上,带着点儿好奇朝我们看过来。

*欢迎给南都观察投稿,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本文已加入“留言赠书计划”,优秀留言将有机会获得《我们星球上的生命》(中信出版集团 )一本。

编辑 删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