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际迁徙的鸟
来源网站:new.qq.com
作者:
主题分类:劳动者处境
内容类型:深度报道或非虚构写作
关键词:通勤路上, 跨城通勤, 通勤时间, 话剧, 生活, 跨省, 小时, 凡人
涉及行业:
涉及职业:
地点: 北京市, 河北省
相关议题:人口移动/流动
- 京津冀地区通勤人员的生活图景被描绘出来,包括自驾、拼车、坐城际大巴、骑摩托上高速等方式。
- 疫情期间,数十万人的跨省通勤生活面临突发风险,这种生活被称为“有偿交换”,用通勤时间换居住空间,用一路狂奔换家人团圆。
- 在城市化进程中,漂泊的一代没有根,人们像一群群迁徙的鸟,面对“人生是否全盘选错”的彻底动摇。
- 通勤中的人们需要一个能供暂时歇脚的地方,一两个小时的通勤路上,如果刚好能有个座儿,能放下一个梦,那不如让内心深处的快乐与担忧都再晃悠一会儿。
- 漂泊里唯一确定的事,就是那个能供人暂时歇脚的地方。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大雁一年迁徙两次,而我一天就要迁徙两次……但哪儿才是它的家呢?”近期在北京中间剧场上演的话剧《凡人之梦》舞台上,一位环京通勤的小伙子说道。
他住在河北廊坊燕郊,在北京上班,一天的通勤时间原本是三个多小时。新冠疫情期间,因为防控政策要求,一次回家路上,他不得不多次换乘,花费6个小时回到住处村口,却被防疫工作人员拦下——他在出门上班前拿到的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在他回到村口的时候已经过期。这下,他回不了家了。
工作人员是一位好心的老太太,劝他去住宾馆,等做完核酸检测并出结果后再来。小伙子软磨硬泡,执意要回家。
“小伙子,你为什么一定要回家呢?”老太太不解地问。
为什么非得回家呢?台上的人被问住了,喃喃道:“您这话问得可真有意思……一个人,下班了,他就应该回家。”而台下观众在数次鼓掌和大笑后,也陷入了一阵微妙的沉默:关于迅速翻篇的新冠疫情,关于自己所选择的城市、生活、工作和梦想。
在话剧《凡人之梦》中,几段京津冀跨城通勤路与行人们的梦,编织出环京地区通勤人员的生活图景。通勤路上,有人自驾,有人拼车,有人坐城际大巴,有人为了节约下时间陪家人而每天骑摩托上高速,每到早晚高峰时段,人们只敢朝前,不敢停留。
2020年疫情期间,话剧导演陈思安常看到有关跨省通勤的新闻,涉及京冀两地健康宝互认与核酸检测时效的问题,数十万人习以为常的跨省通勤生活在当时的每一天都可能面临突发风险。同年8月,她围绕京津冀“跨城生活”人群展开调研,在半年间跟随40组人跨省上下班,最后编剧并导演了话剧《凡人之梦》。戏里所有人都在过着一种“有偿交换”的生活:用通勤时间换居住空间,用一路狂奔换家人团圆。
这部戏讽刺、幽默,也充满想象力。“这个众生相的共情范围大大超过了我的想象。”一位观众写道,放到香港,这是每天从深圳出关去工作的那些人;放到上海,大概类似闵行这几个区;放到杭州、深圳、成都、广州,可能就是新的科技开发园区。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漂泊的一代没有根。无论是工作日的跨城通勤路上,还是逢年过节故乡与工作地之间的辗转路上,人们都像一群群迁徙的鸟。
为什么一定要回这么远的家?为什么一定要选择在北京工作?——此处的“北京”可以替换成任何大城市的名字,台上勤勤恳恳的上班族经不住这样的追问,台下的观众也是一样。一旦脑子里紧绷的弦断了,一旦那口气泄掉,就要面对“人生是否全盘选错”的彻底动摇。大雁两头飞,哪边都不是家。
而那个能供人暂时歇脚的地方,却成了漂泊里唯一确定的事。一两个小时的通勤路上,如果刚好能有个座儿,能放下一个梦,那不如让内心深处的快乐与担忧都再晃悠一会儿。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欧阳诗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