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谁的梦想买单?警惕企业强制加班的话语陷阱_辣言辣语_红辣椒评论
来源网站:hlj.rednet.cn
作者:
主题分类:劳动者权益事件
内容类型:分析或评论
关键词:强制加班, 用人单位, 整顿职场, 话语, 梦想, 内卷, 时间, 文化
涉及行业:
涉及职业:白领受雇者
地点: 浙江省
相关议题:压迫行为, 工作时间
- 企业强制加班是剥削劳工的行为,应该受到谴责和反对。
- 企业为了让强制加班变得“合理化”,编制了三种话语陷阱:励志话语、集体话语和内卷话语。
- 劳动者对加班拥有自主选择权,企业强制加班是违法行为。
- 畸形加班文化需要被普遍怀疑、排斥和反对,企业应该保障员工合法权益。
- 留住人才、培育健康的企业文化才是良性发展之道。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近日,浙江杭州,一公司员工小李到点下班,却遇领导按住电梯要求加班。领导称任务尚未完成,应当和大家一起加班,并质问小李怎么好意思下班。这一视频新闻引发热议,类似关于“00后整顿职场”的话题也在短视频平台广泛传播,不少网友为小伙的勇敢点赞,并反对无偿无商量加班的割韭菜行为。(10月13日 陕西广电后浪视频)
什么时候拒绝加班成了老板口中的不道德行为?不谈自愿和补偿,只谈团队和梦想,用人单位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获取了员工的剩余价值。加班在一些特殊情形下是有必要的,但也应当出于自愿原则,哪怕是工作岗位需要,也应给予员工充分的劳动补偿。作为普通员工,没有义务牺牲下班后的私人精力去填补工作。
资源紧缺的内卷时代里,有人甘愿充当“韭菜”,为了留住工作加班表现自己,而一些企业正是瞄准了这种工作难找的市场现状和任劳任怨的打工人心态,用企业文化进一步把加班美化为常态。例如,强调自己是创业公司,前期需要付出很多额外劳动,抑或是强调自己属于电商等行业,需要加班加点抢时间工作。正常工作制之外的“潜在”加班,建立在一套鸡汤式的话语体系之上,企业借此为广大员工制造了强制加班的“话语陷阱”。
为了让强制加班变得“合理化”,企业至少编制出了三种话语陷阱。一是“励志话语”,也就是不谈钱不谈加班,只谈梦想。为了让员工更加投入和付出,将企业梦与个人相捆绑,意为多工作才能实现个人的奋斗梦想,为企业创造更好的未来。但企业梦不应当裹挟每一位员工,毕竟利益更多地是收入老板囊中而非员工。二是“集体话语”,即身边人都在加班都在努力,你为什么是那个不和谐因素?将集体行为当成合理行为,便是一种道德绑架,通过群体压力来束缚个人自由意志。然而集体加班行为,如果一无特殊情况二无相应回报,本身就映射出病态的企业文化和畸形的内卷现状。三是“内卷话语”,强调万物皆卷,你不卷就落后于人,以行业竞争和岗位竞争的压力为加班行为背书。且不论内卷本身的是非曲直,一味营造拼命工作的紧张气氛并不是企业发展的长久之道,为了卷而卷实则有缺自我定位和思考。
劳动最光荣,但劳动也最需要保障。我国《劳动法》明文规定,实行的标准工时制度为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在延长工作时间方面,第41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在劳动补偿方面,第44条规定:“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由此可见,劳动者对加班拥有自主选择权,面对企业强制加班的无理要求,能够通过法律保护自己的加班权益。
或许“00后整顿职场”是句笑谈,但畸形加班文化确实有必要被普遍怀疑、排斥和反对,00后年轻人的反996、反内卷,为社会重新审视加班文化和劳动关系提供了新的窗口。企业可以谈梦想,但前提是要保障员工合法权益,比起情怀,员工更需要实打实的生活来源,而不是无条件地为企业领导的梦想买单。一些将发展寄希望于无休止加班的企业,有必要思考方向是否走偏、管理制度是否合理,毕竟留住人才、培育健康的企业文化才是良性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