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少了

发布日期: 2023-02-01
来源网站:mp.weixin.qq.com
作者:真叫卢俊
主题分类:劳动者处境
内容类型:
关键词:农民工, 现在, 外地打工, 外出农民工, 工地, 疫情, 回老家, 外地, 老麦
涉及行业:建筑业, 农业
涉及职业:蓝领受雇者
地点:

相关议题:中高龄劳动者, 工资报酬, 人口移动/流动

  • 农民工数量减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外出的农民工有17190万人,相比疫情前2019年的17425万人,减少了335万人。
  • 年龄限制:一些国有建筑企业已经不再招60岁以上的农民工干重活了。
  • 工作环境:工地上的工作环境脏乱差,需要长时间在室外干活,很多年轻人是受不了的。
  • 收入稳定性:从农民到农民工的身份转变,本质上还是为了钱,当在外地和本地赚的差不多的时候,也就不愿意出去了。
  • 工资低:农民工干小工一天220元,有的给的工资低一点,一天200元。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逍遥叹 音乐: 胡歌

以往每年春节之后,大规模的农民工就要出门到外地打工去了

然而今年回老家和身边的几个人聊了一下,发现这两年大家都很少出去打工了

在坐高铁返岗的时候,我看到一个数据还是比较震惊的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外出的农民工有17190万人,相比较疫情前2019年的17425万人,减少了335万人

这里的外出农民工是指,跨省流动以及省内流动的那一批人

全国离开家乡外出农民工正在减少,更多的人愿意留在本地,愿意跨省到外地打工的人越来越少了

按道理,农村没有太多的就业岗位,相对城市收入水平也比较低,这也是大批农民工选择外出的原因

各位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疫情的这几年农民工却不愿意出去了

正好我老家就有很多从事建筑业的工人,这个假期我也采访了下身边的三位农民工

这位就叫他老麦吧,可以说是最传统的农民工了,干了半辈子工地

年轻时候一直在外地建筑工地上班,几乎每年都会出去,但是这三年却没有出去过

在工地上的他总是戴着安全帽,穿着工装服,多年下来皮肤晒得黝黑,两双手磨出的茧子很厚很厚

老麦今年已经58岁了,再过两年就60岁了,这个年纪再去工地上都没有人要

没有接触工地的人可能不知道,工地上的活是真的累,纯粹就是重体力活。特别是高龄老人在工地上是很危险的

他们在工地上干的活,基本上都是这样的画面

用老麦的话说,“都是纯苦力活,年纪大干不动了就只能回来了”

同时,60岁意味着“失业”,因为工人也有年龄限制

我咨询了一下在建筑单位工作的朋友,他说一些国有建筑企业已经不再招60岁以上的农民工干重活了

虽然有的工地上也会出现60多岁甚至70岁的高龄农民工,但是都是做轻松一点的活,重活不能干

比如,倒工地垃圾,搅拌混凝土,清洁打扫一下工地现场等等

老麦以前在工地上认识的工友,现在几乎都五六十岁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留在老家不出去了

留在工地的基本都是四五十岁的劳动力,最年轻的也三十多岁,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愿意到工地上

可能对于农民工来说,实际上就是干苦力活,种地就已经够辛苦了,在工地上能赚到钱也是满足的

然而,工地上的苦是很多年轻人是无法想象的

不管是高温还是寒冬,都需要在室外干活,长时间在外面风吹日晒,人也会晒得很黑,很多年轻人是受不了的

从小生活在温室里的年轻人,很难忍受工地上脏乱差的环境,而且工地上都是重苦力,活都比较累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纯粹付出自己的劳动力,没有什么发展前景,干一天的活拿一天的工资,年轻时候是工人,老了还是工人

归根到底,像老麦这样的老的农民工已经干不动了,又没有年轻人加入,所以农民工越来越少

“唉,这几年到外面打工已经赚不到什么钱了”

老陈也是一个典型的农民工,今年也有55岁了,以前在工地也干了二三十年了,一个人养一家老小五口

老陈感叹说,以前在老家种地一年下来也赚不了多少,还要去掉化肥、农药、收割的成本,种个几亩地能卖两万多差不多了

但是到外地干活给的多,除去一些生活花销,省吃俭用一点,一年回来也能剩五六万

本质上,从农民到农民工的身份转变,还是为了钱,当在外地和本地赚的差不多的时候,也就不愿意出去了

老陈告诉我说,“上年纪了,到外面打工不像以前那样赚钱了”

农民工分两种,有的是包活干按月拿钱,有的是计时,干一天算一天的工资

老陈就是第二种,一天按一个工时计算,年轻的时候一年可以做300多个工,那时候干大工工资高,300-400元/天,一年就能拿六万多

现在干小工200-250元/天,搅拌混凝土,运沙子等工种,钱就少一点

这两年的活变少了,去掉农忙有事回家,一年能做200个工就不错了

现在农村有一些地方的田地已经让村里承包了,愿意种地的就自己种地,老刘自己种地,既种小麦也种水稻

在收成好的时候,光是卖水稻也能卖一万多,平时没事了帮村里干点活也能赚点

其他回来的工友,也会选择在家里干点散活,比如养羊,喂牛,勉强也能养家糊口

这两年很少出去,老陈腿有多年旧伤,所以在工地上也干不了重活,就算出去打工也只能拉砖头、倒工地垃圾

老陈为人很朴实,钱不要太多,觉得够吃喝就行,所以也不太不愿意出门打工了

采访中才知道,老陈过去这一年基本上都待在老家找活干,最近一段时间就是帮村里的人割蒿子,一天60元

天不冷的时候,老陈常年也有自己的营生,不过赚的钱不太稳定,比如下笼子,好的时候一天能够卖300元,少的时候只有七八十元

这里解释一下,农村周边都是农田,小河道里面会有泥鳅和黄鳝之类的,当地人会下笼子抓然后再卖

老陈算了一下,在家和到外面打工赚的其实差不多,所以也不想到外地去了

在工地上干小工一天220元,有的给的工资低一点,一天200元

一般从早上6点工作到11点,吃完中午饭,从12点继续一直干到下午5点

如果加班就从七点开始工作到9点左右下班,加班费不太多只有20元/小时,这样算下来一天两三百

他们每年到外地打工的地方,集中在上海、浙江、江苏这一片,今年可能去南京,明年可能就去宁波、温州

有的工地上提供住宿和伙食,但是条件并不好,经常六七个人住一间,上下铺

而且他们找活干的方式很直接,通过熟人介绍,有的包工头每年回到老家就会带一批农民工一起出去

但是现在出去的人变少了之后,活也不好找了

老陈说,“打工就是为了赚钱啊,工资低不如在家干”

“疫情期间到外地打工三次,最后都被迫回老家了”

老刘跟我说,去年试图出去过三次,但每次干不了多久就会因为疫情等原因中止

2022年过完正月十五元宵节,老刘和村里的几个邻居一起买了火车票,准备到宁波一个建筑工地上打工

当时因为疫情管控,还提前到县医院做核酸,拿到核酸阴性报告才可以去工地,到了工地后还需要隔离几天,这几天是没有钱拿的,一天三顿吃饭还要额外花钱

在宁波干了20多天,到三四月的时候受上海以及周边城市疫情影响,老刘工地上的管控也比较严格

为了避免感染,老刘决定先回老家,毕竟农村的风险比较抵

老刘对我说,“那时候怕呀,万一感染了麻烦,想着疫情好点了再出去”

第二次,刚出去干两个多月就没活了,接着还要回老家农忙

上半年老刘又到南京干了两个多月,但是活也很少,在工地干了两个多月基本上就没活了

加上工地上给的工资不高,工资给的低只拿了7000元,老刘干完就准备回老家了

正好这个时候赶上家里农忙要收小麦,接着种水稻。这也是很多农民工的无奈,既要外出打工,农忙了还要赶回家

期间,家里的老人生病住院需要照顾,哪怕想出去赚钱也没办法必须留在家里,后来就没有出去了

第三次,年底前再出去的时候,没多久突然就阳了

最后一次出去的时候,出去干了两个多月,有十几天没干活

10月份老刘去了湖州,本来打算赚点钱过年,老刘没想到的是,自己变阳了

大概是在12月下旬的时候,一躺就是半个多月,阳了没办法再继续在工地干活,他心里也很着急,但是阳了之后身体难受干不了

结果等到转阴之后就返乡了,一待就到过年了

他说,“疫情这几年,断断续续干不了多少活”

一般情况,农民工一旦出去除了农忙,过年才会回老家,可以多赚点

在采访过程中,当我问他去年干了多少活的时候,老刘还比较腼腆,他只是笑笑说,因为疫情耽误了,一年到头没找到什么活

因为三年疫情影响,到外地不方便,而且有感染的风险

如果工地上出现感染,他们就只能被隔离,干不了活这时候也没有收入

为了省钱,一顿饭吃盒饭就花10元-15元,舍不得吃的就花七八元

如果选择回老家,也需要自费住酒店隔离,一天一两百,对于农民工来说成本太高

这也是为什么疫情期间他们不愿意出门打工的原因

对外出农民工来说,疫情就是最大的阻碍,今年疫情放开了之后,相比之前去外地的工人又开始变多了

因为技能相对较低,又因为文化水平的限制,大多时候只能从事建筑业和制造业,有太多的农民工干了一辈子工地,靠卖力气吃饭

只有农村的几亩地,为了养家糊口,很多人被迫到外地打工赚钱,其实赚的都是实实在在的汗水钱

疫情这几年,往外走的农民工越来越少了,可能因为老龄化加剧,工人上年纪了干不动了,又没有新的年轻人加入

当在外打工赚的钱和留在老家差不多,生活成本也低的时候,有些人宁愿在家干

也许未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变化,外出的农民工规模会越来越少,我们依旧感谢他们曾经对城市建设的付出

不管是留在本地,还是到外地打工,每一位农民工都是值得敬佩的

编辑 删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