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培”还是廉价打杂? 重压下的医学生寻出路

发布日期: 2024-03-25
来源网站:www.sohu.com
作者:第一财经
主题分类:劳动者处境
内容类型:深度报道或非虚构写作
关键词:待遇, 打杂, 医学生, 医院, 住院医师, 毕业
涉及行业:医疗卫生, 服务业
涉及职业:青年学生/职校/实习生, 政府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者
地点:

相关议题:工资报酬, 考试

  • 规培生在医院的工作繁重复杂,需要随叫随到,同时还要完成各种规培考试,但能留用的极少数。
  • 规培生的薪酬待遇普遍偏低,基本工资加上绩效和补贴后的月收入平均约为5000元,但需要承担大量工作和学习压力。
  • 规培生面临的工作和学习双重压力巨大,需要处理病历、医嘱、值夜班等工作,同时还要完成学业和科研任务。
  • 规培生常感到没有安全感和被重视,即使全身心投入也不能保证留用,同时还要面对来自病人、带教医师和家庭的压力。
  • 规培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育制度不畅通,医学生在规培阶段的责任主体缺失,导致他们被当作廉价劳动力使用。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来我们医院的规培生,每个月的工资、补贴加总后的收入平均为3200元左右,年底也有一些奖金,最多时候的收入每月可以超过5000元。通常风湿科、内分泌科等内科属于待遇较低的,骨科、泌尿、心胸等外科待遇较高。具体还是要根据规培生的轮转情况来看,通常2至3个月会换一个科室。”天津市静海县医院一位内科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表示。

“扣除五险一金,我每月的基本工资到手在1000元出头,加上绩效和补贴后每个月平均总收入约为5000元,可以基本覆盖日常开支。”正在一家区级医院进行规培的陈雨(化名)告诉记者,目前专硕和规培“并轨”制度下,医学生可通过四证合一(执业医证、规培证、学位证、学历证)毕业,但这其中难度也不小。目前她正在骨科轮转,“多做一些工作,我的绩效部分的工资也会多一些”。

2013年12月,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明确了所有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均要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下称“规培”),这标志着我国从全国层面开始推动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这一制度在《指导意见》印发前已在天津、上海两个直辖市,以及辽宁、江苏等地做了试点。

业内人士的共识是,医学生毕业后在医院接受规范化教育,这一实践过程是必不可少的。规培是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桥梁”,可以帮助医学生迅速从书本学习阶段过渡到临床实践阶段,但这其中的培训机制、薪酬待遇、带教模式等或可以有改进路径。

多个“症结”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指高等院校医学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生,即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中医学类和中西医结合类学生,在5年医学院校毕业后,以住院医师身份接受的系统化、规范化培训。目前,规培生分为专业性研究生规培、社会规培和单位委托规培几个类型。

上述内科负责人告诉记者,规培生在医院的工作比较繁重复杂,写病历、跟诊、跟进科研项目等都是基本工作,需要随叫随到,同时还需要完成各种规培考试。而由于医院里有编制的医生少,但工作量不减,“因此对于规培生,我们常常就当正式医生来安排了”。

对于这些规培生是否可以留用,该负责人也表示,目前能留用的是极少数,但医院的编制都需要博士学历的医学生,并且有一定临床经验,这样上手快,“干杂活儿的反正从来都不缺”。

作为推免(推优免试入学)的专硕医学生,陈雨已经算是一名佼佼者。“专硕和规培一起进行,压力实在太大,也丝毫不敢出错,一旦出错,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陈雨告诉记者,一方面,3年规培时期不但要承担和住院医师一样的工作——撰写病历和医嘱、处置病患、值夜班等基层内容),还需要通过4个大考试;另一方面,还不能耽误原来大学里的课业、考试;此外,还要同步完成作为研究生的毕业课题、发表核心期刊论文等。

陈雨说,她现在每月5000元左右的收入在国内来说已算是较好的水平了,“许多专硕规培生同学,此前在当地的规培工作量大,收入待遇连我的一半都没有,6至8人的集体住宿条件也很糟糕。”

待遇与工作回报偏低之外,在绝大部分规培生看来,规培和课业很难兼顾,感到崩溃是常有的事。

陈雨给记者举例,比如,一个三乙医院的普通内科科室,除每周一至周五工作日上班外,一周还会有4~5次值夜班(当天早晨8点至次日上午查完房、完成工作后),稍忙碌一些的科室每天都会值夜班,“对医院来说你是规培生,对大学来说你是学生,遇到医院值班和大学课程冲突时,往往需要自己去协调、错开。”

规培生要受太多“气”,除了来自上述考试、科研和论文的压力,临床也常要面对来自病人的抱怨、带教医师的指责,以及家庭里对于低收入的不理解,和自身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感。

对于规培结束后的打算,陈雨也表示,3年规培无法决定将来会入职哪家医院,硕士毕业如果要从事医生职业,更多去二级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我有可能会考博,今年底就要开始准备起来了。”

对此,一位有30多年临床医学经验的外科主任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规培生的压力主要来自于没有“安全感”,即便他们在规培阶段全身心投入也不能保证能留用,最关键的是还不受带教医师重视。

“规培制度初衷,是让医学生真正沉下心做些事,这样他们在进入临床后会上手很快,迅速过渡到医生的岗位角色。对于收入待遇低的问题,可以在财政拨款的基础上,由规培基地再补贴一些。”该主任称。

如何改进

近年来,业内对于规培制度的思考与探讨不断。

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就公开提出建议称,应加强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的有机衔接贯通,建立统一规范的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这包括:住院医师通过相关课程考核、临床能力考核和学位答辩后,可以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专业硕士学位;提高住培、专培学员的待遇,加大财政投入,从目前的每个学员3万元至少提高到5万元;改变目前医学毕业生须临床工作满1年方可参加执医考试的规定,医学生毕业当年即可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等。

“我非常赞同和支持这些建议。”上海交通大学-耶鲁大学卫生政策联合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赵大海表示,规培制度目前带给医学生的困扰,主要还是由于教育制度的不畅通,“医学生从入学高校到毕业的这段时间归属教育部门负责,但一旦他毕业进入规培阶段,这一阶段的责任主体是缺失的。医院的职责更多的是在于救死扶伤。”

赵大海对记者表示,比起收入待遇,医学生更多时候需要的是一个对于就业、职业发展的合理预期,如果仅仅是将医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也就失去了规培制度设立的意义。同时,健康、稳定的师生关系也是规培质量优良的关键,双方理应成为紧密共同体。

“可以借助第三方机构对规培基地(医院)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末位淘汰制,规培质量不高的直接取消其规培基地的资格;而对于带教医师,也可以给予其一定的正向激励,包括将其带教质量和结果纳入绩效,促进师徒制关系的形成。”赵大海认为。

规培制度的完善不仅于此。卫生政策研究专家、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总医院医改办副主任朱顺生称,一些规培生到省级医院接受培训的同时,也是为该医院提供了廉价劳动力。

朱顺生告诉记者,规培制度理应起到提升医生业务能力的作用,规培生如果绝大多数时间处于“打杂”状态,对其职业发展也并不有利,但带教医师也不敢轻易放手让他们操作,或害怕承担可能出现的医疗风险(包括处理不当可能造成的医患纠纷)。

“医学生只有在确定发展科室后,亲自管病人才能真正开始成长,才能带着问题去规培,实现进步。但现在仍有很多医学生一分配到医院就出去,没有临床感悟,规培和实习没有差别,其实是浪费光阴。”朱顺生说,因此规培生需要有相应工作经历,必须在完成本院的轮转定科后,工作1至2年后才能去规培。

“建议可以由基层医院自愿、合理安排规培生的名额,避免上级医院对基层医院摊派规培生指标。基层医院招聘困难,人手本就不足,如果还要将新人送出去规培3年,也会给基层卫生工作带来一定困难。”朱顺生说。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编辑 删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