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多次失控背后:压力之下的中年司机群体

发布日期: 2024-06-26
来源网站:mp.weixin.qq.com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主题分类:劳动者处境
内容类型:深度报道或非虚构写作
关键词:工资, 群体, 公交司机, 公交车, 司机, 乘客, 公司
涉及行业:公交/长途巴士, 交通物流业
涉及职业:蓝领受雇者
地点:

相关议题:拖欠工资, 工作时间, 工资报酬

  • 公交司机面临高强度工作压力,同时工资待遇不断降低,部分地区出现拖欠工资现象。
  • 随着城市交通方式的多样化,公交车客流量减少,导致司机收入下降。
  • 公交司机工作环境恶化,如交通拥堵和车辆老旧,增加了工作难度和安全风险。
  • 公司为降低成本,鼓励司机上单班,即一人负责全天的驾驶工作,加剧了司机的劳动强度。
  • 公交司机群体年龄结构老化,年轻司机因看不到发展前景而选择离开,加剧了行业人才流失问题。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6月10日,天津市滨海新区一辆公交车与停在路边的两辆小客车及多名行人发生碰撞,造成9人受伤,其中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经初步调查,驾驶员杨某某驾驶公交车行至事发地突发身体不适,车辆失控。两个月前的4月8日,南昌市一名公交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突发心脏不适,造成3人当场死亡、7人受伤送医。

在公交行业亏损、企业降本增效,城市出行方式改变等背景冲击下,公交司机群体正面临着愈发高强度的工作。与此同时,待遇水平却在不断降低,被公司拖发工资的司机亦不在少数——从2021年以来,包括商丘、保定、郸城、黄石、耒阳、衡山等城市曾相继发生公交停运或欠薪事件。

本刊采访了几位公交车司机,以下是他们的讲述:

记者|黄梦琪

编辑|王珊

01

50岁,湖北某地级市公交司机

李明德

我开公交21年了。2003年,我从原来的单位离开。我妻子是市公交集团的售票员,当时公司正好在招司机,我没考虑太多,就想找个工作先干着,结果一干就是这么多年。我一直在我们市里开同一条路线,这条路线贯穿主城区,这些年来线路上调整不大,只是向两头各自延伸了几公里。

我的工作模式这些年也没有变:两班倒,早班、晚班轮换,四天休息一次。上早班的时候,我五点起床,发车前半小时左右到达停车场,把车子开到始发站,然后检查车胎、灯光、充电量等。早饭往往是随手买几个包子,在发车前的空档解决。早班一般十一点多就跑完了,晚班我中午十二点半接班,跑完最后一趟一般是晚上十点多,虽然名义上是开半天,但是晚班的工作时长也接近十个小时了。

《开端》剧照

这几年开车最大的感受就是路上越来越堵了。以前单程只有37分钟,城区没有这么多红绿灯,也没有这么多车,一路通畅。我现在每个来回要开两个小时,早班开三趟,晚班开四趟。不堵车的时候,每趟开完能休息二十分钟,前半程结束也有四五分钟时间空隙。但是每天早晚高峰都会堵车,多半是在学校和菜市场附近。车多了就有交通管制,绿灯通行的时间只有20秒,可能要等到第三个甚至第四个红绿灯的时候,公交车才能通过。过这一个红绿灯,就至少要花去五六分钟。

修路也会造成交通拥堵。这几年城区几条主干道一直在修路,接力似的,这条路好不容易修完了,那条路又开始修了,有时候修路能占掉好几个车道,道路变窄,堵车的情况就更严重,高峰期根本走不动。碰上天气不好的情况,公交车很可能晚点,更要赶时间,原本在起点站的二十分钟休息时间也会被挤占掉。去年冬天湖北的雪下得很大,每趟公交都晚点一个小时以上,三个半小时才跑完一趟,司机就得连轴转。

我们很多同事都有腰椎间盘突出和高血压。现在我开的是电车,以前开手动挡的车的时候对身体的挑战更大——为了换挡,胳膊要频繁抬升、用力;手动挡公交车的离合和汽车不一样,松开时不能一下子放开,否则整个车厢都会跟着顿一下,车里站着的乘客就容易受伤,所以得用腿控制着,缓缓松开。这样一天下来右边胳膊和腿也都是酸的。

比起身体,精神长时间高度集中更让我觉得疲惫。我们开车的时候要顾及的方面很多,比如在乘客看来几秒内就能完成的关闭后车门、起步的动作,我首先要通过驾驶座旁边的小屏幕和车内的后视镜确认没有乘客继续下车,通过车外的后视镜确认没有从车后方跑来的乘客,而后才能关闭车门。这之后要接着确认车内乘客都已经站稳扶好,车子四周没有行人或者其他车辆,才能起步。我这条线路单程有四十多个站台,有的站台还得二次进站、三次进站,所以在一个小时里,这套动作就得重复五十遍上下。

刚入行的四五年我很不习惯,开一天车下来脑子不够用,下班就只想睡觉。那时候我每天都不想上班,在心里跟自己说,找到比公交司机更好的工作,我就不干了。但是又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找工作,温水煮青蛙。以前客流量比现在大很多,一辆车上有两个售票员,五角钱一张票,一个司机的班次月营收能超过一万元,一台车就接近三万元,这还没算上学生、上班族买的月票。车子永远是满的,有时挤都挤不上去,不像现在还分高峰和平峰。

这些年人们可以选择的交通方式变多,客流量也慢慢减少。疫情期间大家都不敢坐公交车,很多人在这几年里买了私家车或是电动车,两块钱就能骑一次的共享电动车也越来越常见。疫情结束,习惯了这些交通工具的城市居民,也不会再回来坐公交车了。现在偏僻的线路除了高峰期,车上经常只有一两个人甚至是空车,我这条线路的乘客就以免票的老年人为主。现在一个司机的班次月营收也在一万元上下,但是单人次的票价是两元。

公司根据客流量对车子数量、发车班次做了调整。2020年以前我这条路线三分钟就有一辆车,共有50台公交车,现在这个间隔改成了五分钟到六分钟,共有36辆车。以前都是固定时间发工资,最近这两年工资常常晚发,有时候两个月才发一次。前年的年终奖是晚了几个月发的,去年的年终奖现在还没发。领导在会上对我们解释,政府补贴没有到账,等公司筹措到资金就会给驾驶员发工资。另外从去年开始,公司鼓励司机上单班,就是一个人开一整天,从早上五六点一直干到晚上十点,现在单班车辆已经超过双班了。

《你好李焕英》剧照

公交公司人员这几年流失很明显。2020年前,我这条线路加上管理人员一共有一百零几人,现在只有60多人了。除去退休司机,很多年轻司机觉得在公交集团没有前景,不如出去开罐车工资高,我们同事里40岁以下的不到三分之一。2003年我刚进公交集团的时候,一个月工资是1200元,抵得上在原来单位两个月的工资,现在工资到手也就4000多元。原来别人听说我在公交集团上班,都说这个单位还不错,现在就变成了:“你们还发得出来工资吗?”

02

45岁,南宁市公交司机

王鑫

高中毕业后我没考上大学,那时候找工作不容易,可以选择的就是保安、厨师等对文化水平要求不高的职业。一开始我是打零工,后来考虑到公交集团可以交五险一金,相对而言比较稳定,我就一边打工一边考了A3城市公交驾驶证。这个证不好考,我考了好多年,拿到证之后还实习了一年,2007年,我才开始在南宁正式开公交。

那时候南宁市禁摩,私家车也不多,公交车的客流量很高。当时公交车有二十多个座位,加上站立区,最多能容纳80人,只要车子在路上跑,都是坐满人的,很难抢到座位。我开的这条线路途径客运站、火车站、商业区和医院,广西其他县市的乘客也是这条线的主要客源,来南宁打工、旅游的人从客运站、火车站出来,直接就坐上公交车。

当时票价是一元,我们一辆车两班倒,我一个班次的月营收都在一万元以上,最高的时候能达到两万元。如果算一辆车一个月的营收,就有至少三万元了。我那时每月工资是1000多元,对我这个文化水平来说算不错的,当时一般服务行业的工作月工资大概是七八百元。

《六人晚餐》剧照

后来市民出行的选择变多,公交车的客流量也随之变少。先是2010年至2012年期间,南宁市的电动车多了起来。相比电动车,公交车不够准点,骑电动车上下班可以自己掌控时间,但是公交车一遇上堵车就容易迟到。不过,当时买电动车的主要就是上班族,外地人、学生等其他群体还是要坐公交车,所以公交车客流量还可以,高峰时车上也会有五六十人。

电动车对我们司机的更大困扰是安全隐患。南宁现在满街都是电动车,高峰期路口像蚂蚁一样。一些电动车横冲直撞,调头、变道根本不顾及旁边车辆,公交司机就需要在行车时频繁急刹车,避让电动车,这样很容易导致车内的乘客受伤。公交车体型大,车道窄的时候公交车多多少少会影响电动车的驾驶,电动车车主就会觉得我们在开车逼他,这样也容易被投诉。

2016年,地铁开通对公交客流的冲击是很大的。我的线路里有一半路程和地铁1号线大致重合,地铁开通后,这段路的乘客一下子就少了,车厢马上就空了。现在南宁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共有5条,有些和地铁重复率比较高的公交线路,司机经常是开着空车在路上跑。在我的感受里地铁开通后,公交车客流量下降了得有70%左右。而且现在的乘客主要是免票的老人,我估计占到了所有乘客的一半。现在票价两元,我这个班次的月营收只有三四千元。

这两年公交公司资金困难,我们司机能感觉得出来的。以前每年都有一批新车,会把客流量大的路线的老旧车辆换下来,但是现在已经两三年没有换车了,损坏的车辆配件也更换不及时。公司这两年还在尽可能多地使用电车,电车的能耗成本比其他车型低,同样是行驶一公里,柴油车的能耗成本可能超过了一元,电车只有几毛钱。以前经常有驾驶员申请在高峰期加班,一般都会获得允准,好像有开不完的车,想加班随时可以出来加。但是这两年没有那么多乘客,当然也不需要这么多车。

《今生是第一次》剧照

可能因为是国有企业,我们公司驾驶员的工资还能正常发放,我每个月到手五六千元。南宁市还有几家公交公司是民营企业,听说这些公司今年以来每月只给驾驶员发2000元的基本工资,已经到了发不出工资的地步。

6月10日发生在天津市滨海新区的公交车事故公司也通报给我们了,要求我们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有事及时汇报。这两年公交司机身体不适引发的交通事故比较常见,我是能理解的。有的公交司机家庭压力太大。我妻子工资比我高,父母都有退休金,日子还算好过,但是我们同事里有70%都是全家指着他一个人的工资。对这部分司机来说,身体的小病小痛他们能忍则忍,舍不得拿钱去治。很多驾驶员的工资和他跑的公里数挂钩,他们没办法停下来。更何况现在很多公交公司拖欠工资,他们更不敢把身上的担子放下来。

03

51岁,湖南省娄底市某县公交司机

刘飞超

我在娄底某县公交公司上班5年了,这是我们县城唯一一家城市公交企业。

在此之前,我一直在深圳开出租车。我母亲身体不好,父亲一个人靠务农把四个孩子拉扯大。家里条件不好,初中毕业,我就学了汽修,后来在乡下开了汽修厂。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我的汽修厂一个月就能赚两三千元,结婚也没让家里掏一分钱。汽修厂开了十年,后来有上万元赊账收不回来,我们就把汽修厂关了。2004年,我就去了深圳。

到2019年,我女儿要上初一了,儿子也该上小学了。为了离孩子近些,我就回到了县里。正好赶上公交公司招聘,我找人打听到公交司机每个月工资超过5000元,听说还有五险一金,我觉得不错。

《警察荣誉》剧照

后来我才知道,2019年是接下来几年里公司业绩最好的一年。我们工资是按天算的,每天180元,头两个月我确实拿了5000多元工资,后来维持在4500元以上,一个月至少上25天班。这两年,工资明显减少,我每个月只能上20到23天班,还有同事说他上个月只上了十八九天班,工资3000多元是常事。领导说,国家规定公交司机跑两三天就得休息一天,但我听说长沙的公交司机就没有这个规定。

3000多元的工资完全不够家用,我在深圳存的积蓄,这几年也陆续花完了。为钱的事,我跟妻子吵过很多次架。前几年岳父也让我不要干公交了,趁还不到50岁,想办法挣点钱,但是我觉得经济不景气,找工作也难,如果是投资又要承担风险,我毕竟上有老下有小,赌不起。

2023年春节前,我们的工资被拖欠了两个月,领导说暂时没有钱发工资,但劝我们安心,“反正不会少你们的”。但是没钱过年啊,很多司机去了信访局反映情况,后来县里拨付了50多万元,过年前一天才把我们的工资补上,到了2023年,我们的工资常常晚发几天甚至一个多星期。到2023年9月,公司曾贴出公交车停运通告,我才知道公司将近四年没有拿到财政补贴。

如果单靠客运收入,公司可能确实没办法给驾驶员发工资。相比2019年,这几年公交车的客流量几乎是断崖式的下降。我刚来公司的时候,客流量高的1路公交车跑一天最多的营运收入是600多元,现在一天最多只有100多元。在客流更少的线路,比如5路车,现在跑一天收入几十元甚至十几元是常有的事。就算车上坐满了,也收不到多少钱,80%的乘客都是免票的老年人。

《开端》剧照

这样一想,公司减少驾驶员排班是为了降低运营成本,这和减少运营车辆、增加趟数应该是一样的道理。以路线最长的5路车为例,来回20多公里,单程要经过6个学校,还有数不清的弯道和红绿灯,是县城里最为拥堵的一条路。以前是每天往返9次,每一趟在75分钟内跑完,城市公交限速40码,有的路段限速30码,按这样的速度跑下来,如果不堵车,我们每趟跑完有十分钟左右的休息时间。

从2021年夏天开始,公司要求开5路车的驾驶员每天往返10次,每一趟的时间缩短为50多分钟到65分钟不等。如果司机仍然按照规定速度行驶,不堵车时仅仅能够勉强赶上下一轮发车时间,其间驾驶员不再有能够休息的空隙。如果遇上堵车,连下一轮发车时间都赶不上。

在公司,司机开的路线并不固定,大家在几条路线间轮换,司机们最不愿意开的就是5路车。为了挤出休息时间,我们只能把车子开到60码甚至70码。堵车时实在走不动,或者下雨天车子开不快,我们就抄近道。开5路车的司机没有谁不走捷径,如果完全按照规定的路线和速度行驶,就只能追着时间跑,一刻也不停,这样谁也吃不消。但如果抄近道被乘客投诉,司机又会面临停岗一至三天的惩罚。

加趟后工作强度变大,工资并没有随之上涨,惩罚还多。这两年许多40岁以下的年轻司机离开了公司,有人做一两个月就走了。目前公司30多个司机里有两个30岁出头,我们平时都笑话他们:“你一个月三四千块钱,谁愿意嫁给你?你自己的生活都搞不定。”

《寄生虫》剧照

留下来的司机年纪都大了,像我这样50岁以上的接近20个,还有好几个60岁,马上就要退休了。社保是我们最关心的事。我们公司是民营企业,我入职后一直没有社保,很多干了七八年甚至十多年的司机也都没有。现在的公司总经理2021年夏天上任时,承诺会在当年年底为大家缴纳社保。后来还通知大家准备好身份证复印件等资料,但之后就没有下文了。

(应受访者要求,李明德、王鑫、刘飞超均为化名)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初初 / 审核:小风

招聘|实习生、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实习生、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编辑 删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