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管理”下,环卫工的无声困境
来源网站:m.huxiu.com
作者:
主题分类:劳动者处境
内容类型:深度报道或非虚构写作
关键词:定位器, 环卫工, 环卫工人, 手表, 定位, 公司
涉及行业:服务业, 居民服务/修理/物业服务
涉及职业:蓝领受雇者
地点: 广东省
相关议题:压迫行为, 工人隐私(劳动监控)
- 环卫工人因佩戴定位器而被严格监控,连续停留超过规定时间会被认为不合格,可能面临罚款。
- 定位系统的监控限制了环卫工人的自由,增加了他们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在工作中难以停下休息。
- 环卫工人在极端天气下也需继续工作,甚至在暴雨中也难以找到合适的避雨地点,因担心定位系统的监控而不敢轻易停留。
- 南山区虽设有专门的环卫工人休息处,但多数未开放或长期未使用,环卫工人难以得到应有的休息。
- 环卫工人对新换发的定位手表反响冷淡,认为与之前的定位器相比并无太大改进,仍旧不满足他们的实际需要。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本文作者:卓莹莹、黄睿捷、凌雪净、蔡盛,内容编辑:谭淑妍,原文标题:《定位追踪:科技监管下环卫工的无声困境》,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随着定位系统在个别公司的应用,这些公司的环卫工人被牢牢桎梏。
6月5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深圳网络辟谣”发布联合辟谣消息称,“深圳环卫工人定位手环停留15秒自动报警”情况不属实。我们在辟谣消息发布前已经对环卫工人佩戴定位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定位系统没有如传闻所述那般苛刻,但人性与劳动管理之间的深刻难题值得我们探讨。我们试图通过这篇报道,揭示环卫工人在定位系统控制之下的困境,寻求社会权力与工人自由的平衡。
暴雨下的定位追踪
北京时间4月23日上午10点,深圳市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强降雨预计还将持续2~3小时。
黄丽站在南蓉大酒店的屋檐下躲雨,身上的环卫工服闪着橙红荧光。她黄色的工作帽淌着水,两鬓碎发湿成几绺,正靠着柱子一动不动。在暗沉的暴雨天里,亮色荧光映在酒店玻璃上,格外惹眼。
黄丽静静地看着面前不见变小的雨势,估算自己还能躲多久的雨。
4月23日上午10点的深圳 供图|彭华新
从来没有人跟黄丽明确说过,下多大雨可以休息。“如果台风天来了,上头就叫你躲一下。”她说。因为戴着公司要求的定位器,不能在这长时间停留。如果雨下小了,黄丽就要去负责的街道继续清扫。
她给我们展示了自己的定位器,是一个全黑的长方形塑料板,上面粘贴着黄丽的名字和工号。这样一个定位器让环卫工人们成为一个个数字图标,“活跃”在环卫公司的电子显示屏上。
当前社会,环卫工作普遍采用第三方承包制。政府将部分公共服务的责任外包给企业,企业再雇佣环卫工来完成清洁工作。深圳是全国最早推行环卫市场化的城市。
给环卫工佩戴GPS定位装置意在加强政府对企业履约的监管,但着力点却落在环卫工人身上。定位器能全方位地监控环卫工人的动向,他们每分每秒的行动都被纳入精密的系统里,公司可以掌控他们工作期间的一切活动信息。
黄丽在来这之前遇见了工友。黄丽和工友趁避雨聊了一段时间,感慨红暴触目惊心,不知要下多久。
不一会儿,公司打来电话提醒。因为两人共处一个屋檐下,两个定位器长时间聚在一处,被判定为不合格。黄丽只好离开那里,另寻临时避雨点。
黄丽称自己可能会被罚款50元。说到这些时,黄丽脸上的口罩一起一伏,看不到她的表情,语气平静,似乎习以为常,像是在讲其他人的故事一样。
环卫工人们每天重复作业,被纵横交错的道路分割开,都有着各自负责的工作区域,彼此很难往来。定位器扮演着监管者的角色,监视工人们不能超出自己的工作区域。
利用定位器,环卫公司可以进一步对下属工人的工作量进行硬性指标规定,若工人每日行走速度和里程总数不符合要求,会被视为出勤不合格,进行扣分惩罚。
当被询问是否知道每天具体里程要求是多少时,环卫工人们称并不清楚这些标准的具体细节。他们挣扎在模糊的规定中。
黄丽说自己在工作时,不能在任何地方停留超过15分钟,上厕所只能在临近的室内商场快速解决。
早在2019年,南京河西区域的环卫工人人手佩戴一款由公司统一配发的智能手表。这款手表不仅有定位功能,还能在环卫工人原地停留20分钟后,发出“加油”声提醒他们“该开工了”。
对于这款备受争议的电子手表,据当时媒体报道,该手表20分钟提醒功能已取消。
“下雨也得干,上头都要拍照。下着雨如果打着伞会被拍照发到群里,扣你分。我们要保证90分以上,90分以下不及格,不及格每个人罚50元。”环卫工人郭兵明说。
郭兵明说,他们所在的公司工作实行扣分制度,满分100分,视违规轻重程度,一次扣除1—6分。一个月下来,总得分在90—85分扣除50元工资,80—85分扣除100元工资。临近75分环卫公司会让工人签订保证书,75分以下公司则有权选择开除该员工。
“人们都在街上走着,什么时候都不合格。上头还说等明年哪里都是监控,他来查监控看我们是在路上休息还是在工作。”环卫工人王香梅补充道,“他们也不允许只在小区域内来回打扫,必须得走够步数。”
定位系统的运用意在规避环卫工人“出工不出力”的问题。深圳清洁行业协会相关工作人员告诉作者:“定位器的监控,本意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也在无形中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心理压力,限制了他们的自由。”
“戴定位器就像唐僧给孙悟空戴紧箍咒一样,约束你不能说话,不能离岗,不能随便走。”环卫工郭兵明在谈及定位器时这样说道。
小小的长方体将环卫工人束缚在一个无形的边界内,街道上人来人往,他们不敢停下,不断工作,唯有沉默。
“太享受了,我们只是扫垃圾的”
深圳自4月起进入强对流多发季节,多次遭遇雷暴等极端天气。暴雨天气给城市生活带来了沉闷和不便,而环卫工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更是困难重重,他们只能临时避雨,等雨势稍小继续上街工作。
“暖蜂驿站是供所有户外劳动者休息的地方”,南山区总工会组宣部部长沈亚红表示。深圳总工会发布信息称深圳全市在2023年底建成1000+座暖蜂驿站,市总工会在每年给到各区2个左右的扩建任务。
在被问及为何不在暖蜂驿站避雨,环卫工黄大哥表示,“太享受了,我们只是扫垃圾的。那是让送外卖的休息,你们也可以休息,大家都可以休息。”
除公司配发的雨衣外,黄大哥的防雨工具是垃圾袋,“下雨的时候自己买垃圾袋,把垃圾袋套鞋上就不怕湿了。”
黄丽避雨的南蓉大酒店对面就是暖蜂驿站。驿站坐落在十字路口,装扮得很温馨。黄白相间的屋顶和外墙,玻璃门上标注了它的服务对象,有外卖员、环卫工、交警、快递员等。
门上还赫然贴着大红底色的福字,横联写着“和气致祥”,站内摆着长椅和沙发。黄丽在暴雨中选择了南蓉大酒店的屋檐下避雨,而非距离不远的暖蜂驿站。
某街道暖风驿站门口的海报 拍摄|卓莹莹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环卫工人并不知道附近有暖蜂驿站或临时休息处,就算知道也不认为这些地方可以供他们休息。
作者向南山区总工会询问是否知晓这一情况,负责人称,环卫工人受制于公司要求。总工会只提供服务,不负责与环卫公司的协调工作。
定位系统像是他们体内的一个齿轮,驱使着他们不断地运转,也像是一个枷锁,隐隐之间在她们的世界里给这些可供休息的地方贴上了封条。
深圳市清洁行业协会的负责人称,环卫工人们佩戴的定位器检测到工人长时间不动,就会发出提醒,所以于他们而言,诸如暖蜂驿站这类户外休息处的利用率并不高。
环卫工歇脚点的善意倡导陷入尴尬处境,休息处也就成了“面子工程”。
据作者调查,南山区许多社区管辖区域内设有专门的环卫工人休息处,其中南山社区、风华社区和荔湾社区设置的休息处都没有开放。
南山社区休息处内堆满环卫工人的清洁工具。风华社区的休息处和道路导引驿站、暖蜂驿站并列在十字路口旁。暖蜂驿站的字样已经脱落,但根据其黄色外饰和蜜蜂的图案能很清楚地辨认出是暖蜂驿站。
风华社区三个亭子的门都是上锁的,透过玻璃观察休息处,里面配有空调桌椅,但桌面积灰,椅子还带着塑料包装,泡沫板和电线凌乱地摆在地面上。
透过玻璃拍摄风华社区休息处内部 拍摄|蔡盛
荔湾社区服务中心附近,环卫工人休息处在小区住宿楼下。玻璃门上写着“环卫工人休息室”几个大字,左侧有“爱心歇脚屋”的标识,下方另加“环卫师傅辛苦了,请您进来歇歇脚”标语。但门把手上锁着一条U型密码锁,上方还设有指纹密码锁,指纹锁已经积灰发白,代表这里长期未投入使用。
作者问环卫工人们在哪休息时,他们只是说没有休息,全年365天都要上班。“怎么样的天气情况公司会给你放假?”“没有,没有,没有。除非深圳地震可能就放假了。”
“没以前好用”的定位手表
5月24日,郭兵明和王香梅所在的公司将定位器换成了定位手表。
他们给作者展示的定位手表通体全黑,显示屏上有着五个小图标,中间蓝色WiFi形状的小标表示手表在线,当颜色转灰时就表示离线。屏幕滑动可切换电话、录音、打卡的功能。
作者从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了解到,环卫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设备具备考勤打卡、轨迹定位、语音通话、体征监测和紧急求助等功能,且能防水,可为环卫企业科学合理配置人员等提供数据支撑,避免环卫企业“一人多用”(环卫企业削减员工数量,吸纳多余人头经费)、违规延长工作时长等违规行为。环卫工人在发生身体不适等突发状况时也能使用该设备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快速救助。
拿到定位手表的第一天和使用定位器的最后一天 拍摄|卓莹莹
公司的定位手表与之前仅有定位功能的定位器相比似乎并无太大突破,工人们并不喜欢这个改变。
拿到手表第一天,郭兵明和王香梅都不知如何使用。对于定位手表里的电话、打卡、录音等功能也都不了解。“公司说手表功能齐全,戴上这个能窃听,能录音。和同事两个人讲话他们可以听见,现在说话你都不敢说。”
他们不清楚打卡功能的具体使用方法,也搞不清录音功能究竟是指简单的录音功能还是公司可以监听环卫工人的日常。
在拿到定位手表的第二天,组长给他们开会说明定位手表的使用规定。组长只是教大家如何开机关机,对于环卫工人反映的手表经常没有信号的情况,总部会显示该环卫工离线,组长让他们遇到这种情况就重复关机开机,重新登录。
王香梅称,要是手环没信号,工作会被视为不合格。“像我们早上来开机,一般起码提前开机半个小时,都没信号,在非正常上班时间都是没信号的。”
公司为工人配备定位手表,将科技应用于管理,工人是否知悉其使用方法似乎并未纳入管理层议程。公司掌握着信息,又控制工人获取信息的权利。
在作者问到定位器和定位手表的区别时,王香梅表示之前的更好用些。“现在经常不合格,连上厕所都不敢了。像昨天我就在岗位上,主管都在路上看见我在打扫,但说我的手表离线了。要是主管没看见肯定以为我到别的地方去了。”
换成定位手表后,环卫工们并没有把手表戴在手腕上,还揣在之前放定位器的工服口袋里。
郭兵明说:“这个戴着不方便,洗手哗啦哗啦的,还有下雨的时候淋雨,都害怕泡了一下就要关机了。”环卫工们大多认为定位手表不防水,担心手表损坏或丢失,需要自行赔偿500块钱。
定位手表等科技的运用,逐渐消磨工人们的耐心和意志。定位科技成为一剂麻醉针,有些工人趋于接受不再多想。
同公司的陈娟也用上了定位手表。她似乎并不在意公司规定的步数、罚款条例,只是日复一日做着一成不变的工作。定位器换成手表后,她只是戴着,生活一如既往。
陈娟平淡地陈述自己的日常工作状况,手表的使用并没有给她的工作带来什么改变。打电话还是用手机,手表只发挥着定位器的作用。
当被问及她对公司监控她的位置有什么看法时,“没有什么感觉。反正怎么样都是干活,就是这个样子。”陈娟说,“干这个活,你搞不了假的,他们总是有人在这里检查的。”
作者致电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询问我市是否有对环卫工作时需携带定位器的要求。部门回应称,深圳市城管部门未对环卫工人作业过程中配备带GPS定位器的手环手表作相关要求,为环卫工人配备手环手表是个别环卫企业的内部管理行为。
在作者向环卫公司进一步询问公司内的规定要求时,公司拒绝了邀约,不愿透露相关信息。
公司的规则监管带来的无形压力使工人们负担加重。工人们认为公司规则缺乏灵活性,囿于自身议价权力低,很多情况下他们都无法发声,只能被迫接受这种行业环境。
王香梅觉得公司的定位监控把人“掐得太死”。要是她在工作时遇到落叶多的地方,就需要花三十分钟到一个小时来清扫,清扫时间过长,自己用来走里程的时间便少了。
担心自己的工作里程不达标,王香梅就在下班前十多分钟骑行电动车跑两圈,以此来完成自己的里程任务。
环卫工人李美莲语气激动地说,有次她正在擦垃圾箱,路人随手在她刚清扫完的区域扔了个塑料瓶,路过的巡逻人因为地上的瓶子就认定她打扫不合格。
李美莲看到巡逻人在拍照,追在巡逻人的电瓶车后面,边跑边说“别拍了我过来了”,巡逻人对她的解释充耳不闻,还是记作不合格。
“好累啊,太心累了。”说罢,她便把刚向作者展示的定位手表放回口袋,低头继续自己的工作。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出现人物均为化名)
本文作者:卓莹莹、黄睿捷、凌雪净、蔡盛,内容编辑:谭淑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