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即就业”?揭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乱象一角
来源网站:mp.weixin.qq.com
作者:南方周末
主题分类:劳动事件
内容类型:深度报道或非虚构写作
关键词:职业技术, 就业, 国铁, 学生, 合作, 学院, 专业
涉及行业:服务业, 教育
涉及职业:青年学生/职校/实习生
地点: 无
相关议题:失业, 青年失业, 职业教育
- 中航国铁与多地专科院校合作,承诺学生毕业后安排就业,但未能兑现,导致学生面临就业困境。
- 学生在校期间遇到专业不符、无法取得学籍等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未来就业机会。
- 学生和家长因为中航国铁的就业承诺选择相关专业,但毕业后发现就业承诺落空,损失了时间和学费。
- 部分学生被安排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不符,或是劳务派遣性质,不满足学生对就业的期待。
- 对于未能实现就业承诺的情况,中航国铁表示愿意继续提供就业跟踪服务,但实际效果和学生期望存在差距。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 如果顺利,这类校企合作本应是“多赢”的局面。(视觉中国 / 图)
全文共6795字,阅读大约需要15分钟
如果顺利,这类校企合作本应是“多赢”的局面。但这种承诺是把“双刃剑”,当无法兑现时,多赢就变成了互相伤害。
一份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向当地公安局递交的《刑事控告状》显示,该校与中航国铁合作四届共504个学生,中航国铁没有安排任何一个毕业生就业。
公司回应称2021年开始已无任何新业务开展,正在进入清算注销流程。
多地教育行政处罚的共同特点是只针对校企合作中的校方。合作中的企业如何处理,多部门表示“不立案”。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张宇轩
南方周末记者 张玥
责任编辑|顾策
一年前的7月,小查(化名)等多位毕业生正因未取得毕业证、未被安置就业而四处奔走。他们没想到,这件事时至今日仍悬而未决,而且有更多学生被卷入。
与他们对峙的,是一家名为中航国铁(北京)教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国铁”)的公司。虽然公司名中既有“中航”又有“国铁”,但这家公司其实是一家没有任何国有股份的民营企业。不过,自2014年成立以来,它与多地专科院校合作办学,以推荐就业吸引学生报名就读民航、高铁类专业。
然而入学后,不少学生遇到专业不符、拿不到学籍、无法解决就业等各种问题,损失的不仅是每年上万元的学费,更是自己的时间与机会。
在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提出了“校企合作”的概念,“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一些大型企业联合学校,借此培养自己的人才。2018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鼓励企业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中,如果企业自身是用人单位或具备深厚的行业资源,教学和就业会得到保障。但若企业是第三方公司,缺乏行业资源,就业承诺难以实现,合作就会面临风险。
当承诺落空,学生维权时又会发现,教育主管部门会出手处罚校方,但难以触及企业;通过诉讼往往能得到一定的经济赔偿,却难以撼其根本。
对于这些纠纷与质疑,2024年7月,中航国铁方面回复南方周末,其从2021年开始已无任何新业务开展,正在进入清算注销流程。对于学生就业中的问题,其表示“学生对于就业不满意或者未能就业的,我司愿意继续提供就业跟踪服务”。
如今已无法打开的中航国铁官网。(截图自网页快照)
1
学籍纠纷
多位学生对南方周末讲述,2016、2017年前后,中航国铁面向初中毕业生招生,承诺报名就读该公司与当地中专类院校联合办学的民航、高铁类专业,毕业后由该公司负责将学生送入其与大专院校合办的同类专业继续深造,大专毕业后由中航国铁负责安排相应的高铁、民航类工作。
然而,就读期间,这些学生经历了一系列乱象。
“当初中航国铁以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等名义招生,实际上我们并没有在这家学校学习过。”学生小栗(化名)出示的文件显示,在2017年4月中专阶段时,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与她签订过就业推荐协议书,并盖有该校招生办公室的公章,但她表示并没在这里学习过。按其讲述,这批学生在大专阶段“三年换了三个校区”,先后在“八达岭校区”“昌平校区”、北京演艺专修学院等地就读。
正是因为培训合同纠纷,小栗与校方产生了冲突,并曾因言论不当被判侵犯名誉权。
中专升大专的前提是,学生要参加成人高考、单考单招、自主招生、行业委托自学考试等。有学生讲述,中航国铁曾组织学生集体参加北京的成人高考,通过考试的学生曾取得北京交通大学的学籍,但由于部分学生没有通过,后来被要求集体放弃已取得的学籍,转而去河南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轻工职业学院参加考试。两名学生告诉南方周末,辗转之中,有的学生一直没有学籍,有的学生即便获得学籍也没有在这两所学校实地学习过。
不少学生的培养专业出现前后不符的情况。据中航国铁与学生签订的就业培养协议书,专业应是“航空、民航、城市轨道交通类”,但多名学生的中专毕业证、大专录取通知书、大专毕业证等却显示为“自动化设备生产应用”“电机电气配装与维修”“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
其中,还有学生完成学业但无法取得大专毕业证。一位当事学生说,中航国铁给出的方案是每人赔偿3.5万元,如不能接受就去起诉。
对此,中航国铁方面对南方周末解释,2019级学生专业不符及被注销学籍的共计310人。其中录取专业不符共涉及207人,为河南轻工职业学院统招大专学籍,但事先学生知晓可能专业不符并认可。还有103人由于疫情、信息沟通偏差等原因,未按时报到,学籍无故被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取消。对此公司高度重视,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积极解决,目前大部分学生诉求已得到解决。
2
推荐就业
学生们愿意选择中航国铁,往往是看重其就业承诺。
学生入学时,会与中航国铁签订就业培养协议书,中航国铁承诺负责安置学生在相关岗位就业,“如因甲方(指中航国铁)原因不能就业,退还全部学费”。这种承诺被不少学生、家长理解为“包就业”。
2024年5月底,三位安徽宿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家长向南方周末称,中航国铁与该校合作共建的专业数百名毕业生,均未能被安排到专业岗位就业。
学生家长汪女士说,2015年其子因为中航国铁的就业承诺,报名入学该校的民航乘务类专业,2020年毕业后却未能被安排专业岗位的工作。该校2016级的一名学生也表示,就连安排的实习单位都不是对口专业的岗位。
一份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向当地公安局递交的《刑事控告状》显示,该校与中航国铁合作四届共504个学生,中航国铁没有安排任何一个毕业生就业,仅有的几名安排在相关专业(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也是在该学院的努力下安排就业的,与中航国铁没有任何关系。
控告状中,该学院表示,虽然中航国铁整学期指派老师只上一星期的专业培训课,校方也一直认为其有实力把学生安排就业。在招生说明会上,中航国铁的工作人员也告诉学生,未来的就业地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机场,“阜阳机场不在考虑范围内”,并表示就业后会有超过万元的高薪。
该学院相关工作人员对南方周末表示,警方调查后认为不构成诈骗。
承诺就业,也出现在了其他与这家公司有合作的学校宣传语中:
如云南某职业学院的官网称“承诺100%安置就业”;广东某职业学院相关专业的推荐文案中称“毕业就是就业”;安徽某技术学院官网也写了“入学即解决就业问题”;黑龙江某职业学院相关招生简章中表示“入学即就业”……
云南某职业学院相关老师向南方周末确认,该学院与中航国铁2016年合办的高速铁路客运乘务专业,毕业当年曾有一百多名毕业生的就业承诺落空。
小查表示,他们这一批北京的学生同样均未被安排在对应的高铁岗位工作,中航国铁有时会提供一些与专业无关的工作机会,多是劳务派遣性质,或是实习期长、工资低的工作,学生一般不满意这类安排。
对于就业承诺,中航国铁表示,其宣传时均是“根据国家政策,通过双向选择,在相关行业内就业”,并未承诺百分百就业。在疫情前,就业情况良好,学生均可以根据自己意愿在相关岗位就业。疫情期间,受大环境影响,就业质量有所下降,他们会持续为学生提供免费就业服务,继续为未找到合适工作的学生进行推荐。
中航国铁表示,其2015年开始与高校合作办学,招收第一届学生。其中与高职院校合作的学生2016年9月开始实习,2017年正式毕业。自 2016年至2019年底疫情开始,其推荐学生实习就业率均在90%以上,其中行业对口就业率在70%以上。
部分学生对工作岗位不满意,是出于自身原因,如安排了机场地勤岗位工作,但要求解决空乘工作;或是岗位对学生有具体要求,需要达标才能通过面试。该公司除给学生提供行业内就业岗位推荐工作外,也提供了一部分非行业内岗位供选择,比如某市委会议接待、中石化大厦安检、国家大剧院安检等工作岗位。
培养就业协议书中对于就业的承诺。(受访者 / 图)
培养就业协议书中对于就业的承诺。(受访者 / 图)
3
学费上万
中航国铁有多少合作学校?根据中航国铁招生介绍中的相关信息,其与国内近四十所本科大专院校及七十余所中专学校合作。
如今,安徽教育厅官网仍有多篇当地院校与中航国铁合作的文章。一位南方某职业学院校长近日撰文仍评价中航国铁“实力雄厚”。
综合中航国铁与多家中大专院校签订的合作协议等内容,这类合作被称为“校企合作”。有协议细则规定,中航国铁负责招生宣传,校方全力配合,包括免费使用校方网站及招生宣传册。
根据协议,双方采用“2+3”或“3+2”的合作方式,合作专业的学生入学注册校方学籍,前半段(两年或三年)在校方本部就读中专,毕业后转入中航国铁北京教学基地,中航国铁组织学生通过考试,录入与其有合作关系的大专院校民航或轨道类专业学习。
学生完成全部学业后,可取得中专、大专学历文凭。中航国铁与学生签订就业培养协议书,由中航国铁负责学生就业。
有的协议则为”4+1“或”2+1“,合作校方一般为大专院校,最后一年在中航国铁的培训机构进行学习。
简言之,在这类校企合作中,校方依托中航国铁的招生手段,中航国铁依托校方的教学资源,学生依赖中航国铁实现就业。
这一链条中,中航国铁如何得到经济利益,从院校与中航国铁签订的协议中可窥端倪。
据中航国铁与山西某职业学校签订的合作办学协议书显示,在校企合作的专业中,校方前三年按照当地中职生有关收费标准收取学费、杂费,中航国铁前两年收取特色专业建设及培养费7000元/生/年,后三年按照就读学校相关标准执行。
学生入学一定时间后,中航国铁将以“招生补贴”名义向校方拨付3500元/生/年,为期两年。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校方与中航国铁在经济利益上存在一定的绑定关系。
这种合作模式下,学生的就学成本也被拉高。
南方周末获得的9名学生付费单据或银行转账记录显示,几乎每年缴纳费用都在一万元以上。亦有院校方面向南方周末表示,同一专业在停止与中航国铁合作之后,费用可降至三四千元/年。
前述出自宿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刑事控告状》显示,该院合作专业的学生每人每年向中航国铁缴纳7100元或8600元(不同阶段缴费有差异)。合作五年中,中航国铁共从学生处获取近2000万元。
天眼查收录的招投标信息显示,中航国铁有26条中标记录,多为安徽的校企合作项目,成交金额多为数百万元,高者达一千万元。
关于利润,中航国铁方面对南方周末表示,公司并未有传闻中的亿元巨额营收,特别是疫情期间,已经逐年出现亏损。
难以“多赢”
4
如果顺利,这类校企合作本应是“多赢”的局面。校方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企业通过招生获得收益、学生就业也有了保障。
南方周末以家长咨询的名义联系安徽某职业技术学院时,一名负责招生的吴姓主任在谈及该校与中航国铁的合作时持肯定态度。
他表示,“合作是好事情,没有合作才麻烦”,与中航国铁合作有利于整合行业资源,促进学生就业。“比如说民航,咱们学校原本没有这个专业,引入中航国铁后才开办了这个专业”。由中航国铁对接用人单位保障就业,“招生也更加容易”。
云南某职业学院也曾与中航国铁合作办学,这家院校相关负责老师向南方周末回忆,几年前校企合作这种办学形式在专科院校中特别盛行,中航国铁主动找到该校提出合作。“这家公司是从北京来的,说是很有经验,对于我们云南这种小地方,就连教育主管部门的一些处长都觉得,这个学校(指中航国铁)还挺有点名堂。”
这位老师表示,后来学院领导专门前往中航国铁在北京的一个校区进行考察,“看到那里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专科院校的学生培训学习,在搞就业,觉得人家的学习基地还是很有规模、很有保障的。”双方在2018年签订了合作协议。
当年与中航国铁合作时,“很多学生就是冲着‘包就业’去的。”这位老师说。相关专业的招生工作的确更有成效,招生数量“比我们独立办专业要多”。
但这种承诺是把“双刃剑”,当无法兑现时,多赢就变成了互相伤害。该校当年就因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承诺无法兑现遭到学生家长投诉,合作也不欢而散。2021、2022年间,双方数次因合同纠纷对簿公堂,校方指称中航国铁“不具备办学资质”,双方的合作属于违规办学招生。
中航国铁“昌平校区”的曾用教学楼。(张宇轩 / 摄)
5
清算注销
2024年7月,南方周末实地探访了中航国铁曾经的“昌平校区”和公司所在地。
所谓的“昌平校区”实则是一座“大学城”,里面容纳了多个院校的“校区”、教育公司、培训机构等。一些学生表示,中航国铁是租用了“大学城”的一小部分楼宇等设施用于学生教学和住宿。
其昔日的教学楼如今大门紧闭,内部空无一人,走廊墙上贴着的已经是另一家教育机构的宣传物料。几名学生指着教室墙上的装饰物说,“那些还是我们在这里学习时布置的。”
天眼查显示,中航国铁(北京)教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实缴资本100万元人民币。该企业在湖北、江苏、云南等地共有8家分公司,目前4家存续4家注销。官方网站目前已无法打开。
值得注意的是,该企业经营范围中与教育培训相关的业务仅有教育咨询、舞蹈技术培训、声乐技术培训、计算机技术培训,且后三种不得面向全国招生。年报显示,从2018年起该公司实缴出资就已减至0元;参保人数峰值时曾有27人,2021年后减至1人。
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名下的多家带有“中航国铁”、尚为存续状态的公司,多出现实缴资本清零、参保人数剧减的情况,包括中航国铁(北京)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中航国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中航国铁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位于安徽合肥)。
南方周末对上述公司中位于北京的三家公司注册地进行了实地探访。
中航国铁(北京)教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注册地所属物业已于两年前被当地中级人民法院查封;中航国铁(北京)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注册地办公楼如今已成为另一家公司的办公地;中航国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注册地位于一住宅小区内,无人值守办公,该公司实际办公地点位于北京通州区的一处民宅,看上去仅有数名员工在此办公。
对于公司现状,中航国铁回应南方周末称,所有合作学校协议均已到期,近两年都没有开展招生业务,目前正按照相关要求逐步逐个进入公司清算注销流程。对于注册资金实缴额的减少,其表示,公司注册资金为认缴制,无抽离注册资金行为。
6
维权困境
目前,多家院校向南方周末表示已中止与中航国铁的合作,原因为“合作协议到期”或“出了点问题”等。
其中,2023年7月,中航国铁被学生在网上实名举报后,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迅速发布声明称“个别机构”未经其授权,冒用学院名义发布虚假招生信息,误导和欺骗社会公众。
南方周末致电该校询问情况,相关负责人并未否认这一声明是针对中航国铁的。其表示,学校此前的确有校企合作,“但都是很多年前的事了”,目前都是独立招生,不与任何机构合作。当提及中航国铁时,该负责人表示已有教委等机构和多位学生来问过,目前正在走法律程序。关于此事的采访将由学校法律顾问复电答复,但截至发稿,南方周末并未收到该校任何工作人员来电。
在诸多中航国铁牵涉的校企合作问题处理过程中,涉事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多次出手整治。
如2018年7月,英德华粤艺术学校所在的广东省清远市教育局对该校与中航国铁合作专业的招生简章未按要求备案的行为作出处罚决定,警告并责令该校限期整改;前述云南某职业学院与中航国铁的合作办学此前已被云南省教育厅认定为违规办学招生,之后在教育厅考核中仅被评定为基本合格,招生计划被削减1000人;2023年,与中航国铁有合作关系的中国轻工机电工程学校(中国轻工集团高级技工学校)遭到当地教育局的调查处理,取消其2024年中职招生资格……
不过,这类教育行政处罚的共同特点是只针对校企合作中的校方,并未波及企业。
对此,前述云南某职业学院的相关老师表示,“他们(中航国铁)是企业,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处理他们的权限”,“我们(指校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害者”。
2023年7月前后,小栗等多名学生曾前往中航国铁注册地北京市,向当地多个相关部门反映情况,要求查封企业,退还费用。
其出示的记录显示,北京市教委表示该类事项不属于其职权范围,建议诉讼解决;朝阳区市场监管局回复举报事项不予立案,认为其投诉的内容不属于消费纠纷,且依据现有证据材料未发现中航国铁存在违法行为;通州区市场监管局回复称,该局执法人员在调查中未发现中航国铁存在违反市场监管部门法规的行为,决定不予立案;多名学生曾向当地警方报案,最终也未能立案。
据南方周末了解,正如以上北京教委的回应,对于学生的退费诉求,法律诉讼的确是一种有效手段。据多地数十份相关裁判文书显示,大多学生通过诉讼维权都能得到一定的经济赔偿。
不过,2022年,在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向当地警方递交的《刑事控告状》中,该院认为退费成功仅限于部分学生的部分费用,民事赔偿“对其伤害不了根基”。
此类“校企合作”并不少见,各类纠纷也时常见诸媒体,乱象如何监管、整治,谁应该负什么样的责任,依然有待厘清。
其他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