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稿】县域调研:黄淮地区某县纺织产业空间人口调研简表
来源网站:mp.weixin.qq.com
作者:哈扎尔学会
主题分类:
内容类型:统计数据或调查报告
关键词:行业, 人口, 空间, 调研, 产业, 机器
涉及行业:纺织/服饰/家具, 制造业
涉及职业:
地点: 无
相关议题:工伤/职业病, 工作时间, 肮脏或危险的工作环境
- 该县纺织产业工人分为本地工人和外地工人,其中外地工人往往以家庭为单位流动,形成稳定的劳动力来源。
- 工人在分工、工时和待遇方面存在博弈,如工时博弈中本地工人和外地工人因倒班制度和农忙假期的需求存在分歧。
- 产业内部存在垂直管理与条块割据的矛盾,工厂内部各类车间、工段甚至技术人员对事务的“割据”影响了工人的权益。
- 纺织印染行业的劳动组织特殊,以机台组模式运作,这种团体结构既可能扩大工人的自治空间,也可能强化个人的依附,影响工人的权益。
- 工人面临的职业病和工伤问题频发,如材料或刀具割伤、药剂腐蚀皮肤等,构成行业痛点,影响工人健康和安全。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编者按】在《【转载】新时期县域调研工作手册——理解全国市场超额剩余价值生产及其空间流动单元 》一文推送后,我们有幸收到了一封读者来稿。因写作时间有限,作者创新地运用简易表格记录了调研成果,无意间创造了一种简便高效、友好易读、利于模仿的形式。我们在此也鼓励其他读者制作类似调研成果,在本人或自己喜欢的自媒体发表。
读罢不难发现,作者完成了跨周期的观察和有取舍的整理,克服了以往类似调研“流水账”、“全而空”的通病。尤其可贵的地方在于,作者没有盲从理论或传媒的流行贯式,问题意识鲜明,精当地把握了“具体观察”与“抽象概括”的关系,将当地人口的具体处境,恰好抽象到了适宜实践的颗粒尺度。
【投稿正文】黄淮地区某县纺织产业空间人口调研简表
基本信息
调研时间:2023年至今
调研地点:黄淮地区某县
研究定位:
研究问题:
本县纺织产业人口基本结构与特征
_
研究方法:
介入式观察,作者本人系相关从业者。
产业定位
纺织/印染/染整;上游为化纤或轧棉,下游为服装家纺等。
产业细分:
当地关联产业:
制衣业、家纺业,邻县有国产大品牌服装厂。
上游来货地:
临近港口城市的石化行业提供化纤原料
下游销售地:
国内、东南亚、中东、非洲
产业人口
出资人员来源:
· 2015年以前该行业尚未兴起,当地多为来料加工的成衣作坊。
· 后来浙北、苏南、皖南、鲁南的资本开始向本地转移生产。它们多为经销商,积累资金后投资生产,即“商业资本投入产业资本”。
管理人员来源:
· 设厂初期往往是老板带来的沿海地区原厂骨干。
· 处在设厂、扩产、停产不同生命阶段的工厂,其股东会聘请背景完全不同的董事、经理进行操盘。这些领导会带来自己熟悉的管理班子和职工骨干,对关键岗位“换血”。尤其是破产经理,必须和原有职工不熟悉,才能推动裁员。
· 开厂厂长:负责设立生产流程,确定材料设备合作商,通常在岗3个月到1年;
· 生产厂长:产线磨合完毕后,负责扩大或维持产能,实现盈利。
· 倒闭厂长:合理安排破产计划,用各种方式把职工耗走、逼走、裁走,确保股东损失最小化。
设厂初期往往是老板带来的沿海地区原厂骨干。技术人员可进一步分为两类:(1)手艺类:主要依赖操作经验形成技术优势;(2)机具类:主要依赖教育培训形成技术优势。
技术人员来源:
非技术岗来源:
· 本县及邻县人、外省市人平分秋色,第一批本地工多为2015年以前成衣行业储备的劳动力;外地工主要来自贵豫皖鲁,通常为外地老板带来的“老骨干”及后续招来的同乡。
· 就业渠道方面,当地“县级融媒体平台”会在微信公众号发布全域企业的招工启事,县人社局也会每月组织露天招聘会;极少有工人通过劳务中介就业,这和一些大城市不同。
·县域空间中某些消费需求比大都市疲软,一些疫情后萧条的行业劳动力流入工厂,包括:(1)运输业:网约车、出租车、外卖、快递等;原因是县城出行距离不远,居民可以自理;而县城到乡镇又距离过远,服务成本高;(2)经济农业:苗木、花卉、水产;原因是外部市场萎缩;(3)建筑业:大工、小工、机电安装(如电梯、充电桩)等;原因是地产行业萧条。此外,由于疫情前当地拥抱“新经济形态”,营造出乐观的服务业岗位增长预期,吸引外出人员大量集中返乡后,又逢服务业萧条,更扩大了就业缺口。纺织业目前成为了该县就业的容纳池和中等收入压舱石,倘若就业再降级,就是其它中小制造业、餐饮零售业、种植业了。
极少临时用工。与服务业不同,纺织/印染制造业要求一定技能和责任负担,入行需要经验技能、人际关系等门槛,因此偏好稳定用工。
_
临时工人来源:
外地职工往往以家庭为单位流动。如丈夫在此站稳脚跟后,将妻子接来,很多园区提供“夫妻宿舍/家庭宿舍”,当地其它制造业、服务业企业会用“宝妈班”作为招工宣传,意为工时安排不耽误育儿,吸引随迁家眷成为劳动力。
_
职工家属来源:
时空间关系
距离县城中心15分钟电单车程(步行30分钟),距地级市中心1小时车程,交通联系依赖高速公路或省道。
产业空间区位:
产业园区远离县城,生活配套仅有无人售货机,住宿的外地工人几乎没有业余活动。住在县城或分散乡镇的本地工人需要每日通勤,园区往往不提供他们住宿。总体上,工人之间业余交往极少。
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关系:
空间-时间-人群关系:
大部分企业全年无休,本地工人下工后骑电动车回家,外地工人很少离开园区。
产业人口常见博弈
分工博弈:
·每套机器都有2个机台组,每12小时轮流换班。每逢换班,就需要小组派出代表,和下一班围绕计划、效能、故障等方面进行对接交底。这名代表如能做好交接,将会受到全组的信赖,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意见影响力。
·这里面也存在性别维度,因为很少有家庭或学校鼓励女性亲近机器,使得她们在面对机器时常产生畏难情绪,在机台小组中被动甚至主动边缘化。例如,甘愿体力劳动而回避机械操作,在换班时主动清洁卫生而非对接交底。
·资方反而希望工人“全面发展技能”,因为他们不想看到个别人员离职就造成生产受阻,而是盼望人人皆能补位。
工时博弈:
· 厂内最多的纠纷、谈判、抗议(如联名信)是关于每月“白夜倒班”问题。企业每半个月倒换一次白班夜班。本地人(尤其是青壮年)需要往返通勤,还要料理家务或打理农务,每逢倒班日(12小时常规+6小时倒班),剩余睡眠时间往往不足5小时,怨言甚多;反而希望倒班前一口气干满24小时,之后回家休息一整天。而住宿舍的外地工人则希望维持常规工时,两类工人在这个问题上时有纠纷。
· 农忙季节,本地工人集中申请农忙假,也会形成群体博弈;农业“忙闲季”和纺织业“淡旺季”的不同叠加组合,会影响博弈结果。
待遇博弈:
·该行业在当地的收入水平相当可观(6000-12000元),接近苏南、浙北的水平,社保缴纳相对合规,待遇方面的纠纷较少。
·除文职和部分运料司机,所有岗位全年无休。
·因体力消耗大,机具作业多,药剂暴露久,工伤和职业病问题非常频繁,构成行业痛点。如:材料或刀具割伤、药剂腐蚀皮肤、粉尘吸入、蒸挂烫伤、高温空间中暑、机器轧伤、台面行走踏空、叉车侧翻等……
垂直控制VS条块割据:工厂虽然有着垂直的科层化管理,但同时存在各类车间、工段甚至技术人员对事务的“割据”,特别是对于物料采购、标准制定拥有较大话语权,也存在灰色收入空间。
管理博弈:
媒体上更知名的长三角、珠三角纺织市县,往往是因制衣行业闻名,而该县的纺织印染位于产业链更上游,因为封闭管理、商贸较少,更不易成为新闻采编素材,公众关注度较低。但同时可见,该县拥有稳定的工人群体和行业生态,且短时间内不会出现大规模产业转出。
总结延申
该县特征:
新动态及预判:
·有一些投资人向西部棉产地转移,但基础设施完善度和劳动力充裕度都有短板。
·工人的行业流动:当地各个行业都存在淡旺季,青壮年会追逐着旺季,如潮汐般在各行业间转移。不过“成功上车”者只能是一部分,更多工人最终选择原地度过淡季,此时工厂会选择紧贴法规底线发放最低工资,因此最低工资标准成为当地工人的集体生存利益锚点。因为县域经济规模小,各行业淡旺季的波动明显且可预测,劳资双方的薪酬博弈也渐渐成为惯例规则。
从业境况侧记:
·印染行业的劳动组织比较特殊,不是大众熟悉的“流水线”模式,而是“机台组”模式——以机台为中心形成一个3至6人不等的团队,长期配合。这种团体兼具进步性和保守性,既可能扩大工人的自治空间,又可能强化个人的依附。此种条件下,不同于流水线的“原子化”状态,纺织印染工人会出现小团体,工人的权力组织、职业流动的“颗粒度”往往不是个人,而是这些小团体。这是理解当地宏微观劳动现象的关键常识。
·和大众熟悉的电子加工行业那种“适应机器”不同,纺织印染行业绝大多数岗位都要面对“驯服机器”的问题(装卸工除外),即需要理解、操作、调整机器的能力。工人择业时,会询问机器设备数目、工艺类型来推断“好厂”,而不是优先打听工资、社保、职工数量这些外行才关心的信息。很多研究者追求“透过机器看到人”,但应该指出,如果不懂机器,“看见工人”则无从谈起。
【附栏消息】求助启事一则
2010年,富士康深圳厂区发生震惊世人的工人连环跳事件。年仅16岁的田玉是这个事件的幸存者,事件后她从此下半身瘫痪,至今只能依靠轮椅。她的父亲为了照顾她一直都在从事体力劳动,如今不幸再次降临,她的父亲罹患脑梗,亟需治疗。
田玉近照
田玉2011年面向社会的感谢信,以及她编织的两双拖鞋(原藏于北京打工博物馆)
立早,公众号:别处World七年前纵身一跳的富士康女工,她现在还好吗?
求助人情况
点击“阅读原文”可向求受助者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