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月12日,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发布了《2022北京市通勤特征年度报告》(下称《报告》),对2022年北京的通勤特征进行了分析。 《报告》显示,2022年北京市中心城区平均通勤耗时50分钟,平均通勤距离13.2公里,45分钟通勤出行比例为54%。其中去年5月、11-12月受疫情导致的出行总量下降影响,45分钟通勤出行比例超过59%。 45分钟以内通勤出行是衡量通勤水平的重要指标,历年对比来看,北京平均 ...
源链接近期,受到疫情影响,上海、北京等多地开启居家办公模式。一些上海居民在家办公的时间已长达近两个月。 对“打工人”而言,在家工作能够免去长距离通勤,节省下来不少时间。但在各种社交媒体上,“居家降薪”的讨论不绝于耳。除了工资遭遇不同程度的打折,也有职员因居家失去部分补贴导致收入下降。此外,也出现公司控制每日居家办公到岗率、强制要求 ...
源链接月薪多少你能接受通勤距离超百公里?日前,河南一女子每天自驾110公里从郑州出发到焦作上班的视频火了,跨城通勤再次受到关注。 “最强打工人”账号 只保留了一条最新视频 女子姓董,自称“最强 ...
源链接“极端通勤在默默消耗年轻人的精力”等词条也火爆网络,引发社会关注。通勤一般是指职-住通勤,即特定人群在居住地和就业地之间具有周期性、往复性的特定出行行为[2]。城市青年的通勤行为包括通勤距离、通勤时间和通勤方式[3]。随着城市边界的持续拓展,功能分区的愈发明晰,工作地点与居住场所分离已经成为城市的主流布局,职住分离现象日益增多。研究表明职住分离会增强中低收入的居民更换 ...
源链接报告显示,16个城市中,京沪渝职场新人平均通勤距离超10公里,10%的职场新人单程通勤距离超25公里。 在全国8个人口超千万的超大城市中,过去一年里,除了武汉,其余七城60分钟以上“极端通勤”比重没有新增。 18日,住建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监测 ...
源链接现象,70%城市职住分离程度增加。其中,受到居住成本与社区环境影响,青年人群更多居住在城区外围。北京市、上海市15公里圈层外青年居住占比为72%,深圳最高为79%。 据《中国都市圈极限通勤研究》[4],通勤距离与城市经济能级和发展形态高度相关。经济能级越大的城市,通勤人群的通勤距离越长;而在经济能级相同的情况下,单中心城市形态的通勤时间相对较长,多中心城市形态的通勤状态则有所 ...
源链接在长宁区淞虹路附近的00后男孩,感觉通勤就像“每天站着军训四个小时”,他还买过一个折叠板凳带上地铁,但不好意思拿出来坐。另一个在重庆学新闻的女孩,实习单位和学校的通勤距离超过两个半小时,她有不少同学去了互联网公司,每个月的实习工资是她的6倍。但她还是珍惜这份能够美化简历的工作——初出茅庐的学生,总是需要为经验付出代价。 平衡完 ...
源链接超1400万人,占比达13%。而在上海,这个数值达到了18%。 在“北上广深”4个超大城市中,平均通勤的空间半径为38公里,这代表了城市交通能够到达的最远距离。对个体通勤者来说,平均通勤距离为9.4公里,远超单程距离不高于5公里的“幸福通勤”标准。报告统计发现,2021年,上海市的平均单程通勤耗时为40分钟,较2019年减少两分钟,平均单程通勤距离则达到9.5公里,两项数据均居 ...
源链接可对比城市中,超七成城市的“极端通勤”人口比重增加。其中,北京是全国“极端通勤”人口最多的城市,同比增加3个百分点,60分钟以上通勤比重首次达到30%。 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北京平均通勤距离为11.3公里,同比增加0.2公里。从平均耗时来看,单程平均通勤时耗达48分钟,在样本城市中位列第一。 城市规划专家孙不熟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居民由于受到房价、就业 ...
源链接中,有超过1400万人承受极端通勤,60分钟以上通勤比重为13%,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7成城市极端通勤人口比重增加。而全国极端通勤人口最多的城市是北京,其极端比重为30%。值得一提的是,特大城市平均通勤距离增长最显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ICphoto 评论(1) 通勤太长,没有生活可言。时间都浪费在坐车上了。 ...
源链接时耗为36分钟,同比去年持平;幸福通勤(5公里以内通勤)比例有所下降,极端通勤(60分钟以上通勤)比例上升,北京仍是通勤时耗最长的城市。通勤空间方面,超7城职住分离度增加,通勤距离普遍增长,特大城市增幅明显,厦门成为职住平衡度最好的城市。通勤交通方面,轨道覆盖通勤比重提升2个百分点,增加350万人便捷轨道通勤,成都800米轨道覆盖通勤比重达到34%,位列第一,苏州、南宁涨幅 ...
源链接为圭臬,上午九点办公室空空荡荡,下午五点半基本能奖励自己提早下班。 在一份如此令人艳羡的工作面前,唯一的美中不足是——Zoey不是上海人。 与所有沪漂一样,她也曾小心翼翼地在通勤距离与租金之间做着衡量取舍,在上海市区一套50平米的一居室里蜗居,把月收入的四分之一上交房东。 去年Zoey怀孕后,一方面因为工作对坐班的格外宽容,另一方面考虑到母亲可以帮忙照看新生儿,她退守 ...
源链接她的婚育状况,就看了简历,问了老家是哪里的、过年过节需不需要提前回家后,就直接让她来入职了。 入职三个月,她就怀孕了,老板也没觉得怎么样,还恭喜她。等到她月份大了,不方便远距离通勤的时候,老板还同意了她的居家办公申请,长达半年。 但是, 即使居家办公,公司所有的行政事务她都一律处理妥当,甚至还帮老板处理了一批棘手的陈年旧账,解决了很多大问题。 生完孩子后,因为没有人 ...
源链接的一名大学生时,就在深圳市中心附近的一个城中村租了一个房间。房子隔成卧室、卫生间和小厨房,每月租金 1500 元。在深圳接下来的几年里,由于租金上涨、与室友发生矛盾、居住条件差和通勤距离太远等原因,她搬了七次家。住在封闭式社区时,为了省钱,Min不得不和其他房客合租公寓;而住在城中村时,由于租金低得多,她可以自己一个租一套公寓。 广州和深圳许多城中村靠近市中心,并且 ...
源链接财经记者,这里生活服务业配套不足,难以满足园区员工日常生活需求。 “住宿和饮食是员工最为关注的问题,但目前园区宿舍配套明显不足,许多企业需要在外面给员工租房,既增加了企业成本,也增加了员工的通勤距离。”一位曾前往清远纺织园调研的研究员表示。 “你来了应该可以看得到,往前走两公里,往后走两公里,都是没有(专门的工人)生活区的,也没有住宅区,包括我们这里离清远市区也比较远,我们 ...
源链接焦虑 6成以上白领“苟住”负面情绪,近5成白领以行动化解焦虑 半数以上白领呼吁用法律解决“隐形加班”,00后维权意识更强 近3成白领愿意牺牲一定收入换取“自由”,女性对通勤距离更敏感 45.4%的白领认为理想工作应发挥所长,00后对“做自己”需求更高 过半白领希望更多了解就业信息 超半数白领准备积极搞钱,4成00后“选择性努力” 01 跳槽篇 近8成白领 ...
源链接云干装修工不久,已经把香港的边边角角跑了个遍。香港的交通成本,贵得令人咋舌,车费最高的一天,她花了100多港币。她住在新界,位于香港的最北边,这段时间她在香港最东面的工地上班,通勤距离漫长,她只能早上5点钟起床,因为弟弟用洗手间的时间很长,她得提前进去。洗漱完她5点50分左右出门,不塞车的话,到工地也要7点10分了,换换衣服,准备一下, 也到了8点钟上班 ...
源链接2、应届生求职偏好 1)应届生择业最重薪资福利、安稳,国/央企为首选 应届生最看重的前四择业因素是“薪资福利”“稳定性及安全感”“通勤距离/时间”“工作的城市是否适合自己”,得票率为85.76%、66.67%、40.91%、35.76%。“与自己所学专业的相关度”位居第十,得票率为13.33%。在应届生最想去的企业类型中,排名前二的是 ...
源链接人已经很不少了) 不管怎么说,每天睡六个多小时,外加坐在往返工作的车上小睡一会,人是很容易吃不消的。当然了,我不是不知道现代白领的生活,也不是不知道许多现代学生的生活,他们当中许多人也是远距离通勤、大量加班导致最终只能睡六个多小时。但是恕我直言,具体的影响并不一样。学生们是坐着的,白领们也是坐着的,而日结工们许多是需要站着的,有不少是需要体力的。而且 ...
源链接还赶上互联网大厂红利期,大二实习时,沈子浩就拿到过万的实习工资。 深圳大学蕴含着大厂的基因。它与百度、腾讯、字节跳动、快手等众多大厂只有步行15分钟的通勤距离,学生不需要在早高峰挤地铁,也不需要在科技园租一套月租五千的住房。他们只需每天早上九点起床,从西北门出发,直行,过一个红绿灯,就能到公司。据猎聘《2018-2022年互联网人才发展 ...
源链接